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构建完善的医保费用支付体系,以实现医保部门代表参保人购买到有价值的医疗服务的目的,对于我国构建巨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并维系高质量运行,充分发挥医保部门对医疗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众所周知医保是量大面广的一项民生事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新医保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政府组织、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努力,努力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提高民众健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医保支付是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和保障参保人员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是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助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杠杆,可以说关乎着医改全局。本文在分析研究对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今后改革方向的思考和建议。改革路径分析近年来,菏泽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紧紧围绕“管用高效”目标,紧紧牵住医保支付“牛鼻子”,注重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作用,全面系统地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形成以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为基础、以医保付费标准为依据、以病种付费为主体,多种付费方式并存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则 《新远见》2013,(10):62+14
支付方式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和程度。如何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保证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是当前医保制度所面临的严峻考验。针对此类问题,人社部、财政部和卫生部纷纷发文,提出了付费方式改革的具体目标。由此,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渐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凭借其经济杠杆的核心作用,有效地影响医疗  相似文献   

4.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2009年新医改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愈加重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各地医保部门也积极开展改革试点。河北省自2012年开始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本文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河北省各级医疗机构采用的医保支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存在问题以及不同种类医保支付方式的赞同度等,结合当前的医改背景,提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河北省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优化。  相似文献   

5.
深化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实际上是对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患者三方利益的调整,着眼点是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落脚点是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效能、提升全民医保质量,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基础性作用。实践:多元化付费方式基本形成医保关系参保人员的健康与生命权益,而付  相似文献   

6.
丁月 《新远见》2013,(10):40-41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要求医院建立相应的自我控费、质量保证和运行效率提高机制。支付方式是指购买方将费用支付给提供方的方式。从医保购买服务的角度来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一种价格的改革,涉及4个价格要素:计价单位、付费标准、质量标准和支付先后时间。而相关改革的实质是改变4个价格要素,即计价单位从按项目付费为主,转变为按结果付费;付费标准从国家的医疗服务定价,转变为依据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和历史数据;质量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医疗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中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DRG的医保支付方式,它旨在"控制成本、降低费用、保证质量、讲究效益",把医疗费用的管控重点转移到医院自身,加大了医院的成本管理压力。因此,怎样合理有效地对医疗成本进行控制,成为了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医院现行成本核算方式出发,对医院病种成本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分析了做好DRG病种成本核算工作需要具备的条件,希望在DRG支付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医院可以在实施标准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核算,从而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的效率、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保障方式的医疗支出差异,以及医保支付下按项目付费和按单病种付费两种支付方式对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使用spss软件对不同保障方式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的费用及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保(按单病种付费)和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支出较低,公费医疗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支出较高。结论:按项目付费不利于控制费用支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制,加强公费医疗费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报销方式,常见采用的是按照项目付费方式,该方式下医疗机构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过度医疗现象存在,患者负担加重,使得部分贫困患者陷入了“病贫恶性循环圈”;医保基金支出也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单病种付费结算政策的实行,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减轻了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本文从医保经办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三者的责任方面,就如何完善单病种付费改革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是影响百姓健康福祉的重要民生问题。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管好和用好百姓救命钱",不断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其中单病种付费方式是目前正在试行并被认为相对合理的一种医保付费方式。本文以吉林省三级甲等中医院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研讨中医单病种付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郧县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加强总额控制,将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到每一个医疗机构和每一个结算周期。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控制医保费用的增速,提高参保群众的保障绩效,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为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实行分级医疗制度,改变医保费用结算方式,有利于医疗技术与医保资金捆绑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有利于下级医院与上级医院控制医保资金,将康复疗养期间放在下级医院,从而降低均次费用减少医保资金支出,加快上级医院的病人周转.本文将从我国分级医疗的现状、实行分级医疗制度改变费用结算方式的方案等角度阐述如何改变医保费用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应用医保基金为患者购买诊疗服务的DRG支付方式成为热点问题,也是未来医保支付的必然发展方向.2019年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医保支付方式迎来了重要变化.2020年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促进费用控制和医疗服务效率、质量并重.DRG付费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医院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DRG支付改革的挑战日益成为医院发展关注的焦点.文章阐述了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将给中医院带来新的压力.一是医保制度的改革,"低水平、广覆盖"会在一定时期内使医疗服务需求受到一定约束和抑制,医保费用自我积累意识增强,将使单位门诊量和住院费用总体下降.而中医院在规模、设备和综合医疗水平等方面整体上不如综合性医院,市场份额有可能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5.
李则 《新远见》2013,(7):37-40
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到大多数人群后,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选择的重要性都会凸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而且还间接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实际补偿比例,以及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报销方式,常见采用的是按照项目付费方式,该方式下医疗机构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过度医疗现象存在,患者负担加重,使得部分贫困患者陷入了“病贫恶性循环圈”;医保基金支出也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单病种付费结算政策的实行,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减轻了医保基金支付压力。本文从医保经办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三者的责任方面,就如何完善单病种付费改革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为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规范诊疗行为,还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是深化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介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容以及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其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助力医院财务部门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7,(30):70-71
本文研究某商业保险公司在对医疗费用清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从医保部门、商业保险公司以及医疗机构三方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加强对医疗行为进行监督,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概述,分析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在近期的改革方向,提出医院针对医保支付方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9年国家强化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一步量化考核指标,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进行部署,国家医保局陆续推出了DRG、DIP医保支付改革方案,以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同时提高医疗的可及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