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想集团从1984年创业时的11个人,20万元资金发展到今天已拥有近7000名员工、16亿元资产、累计上缴利税10.5亿,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当外界纷纷探索“联想为什么?”的时候,当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被联想的外部光环吸引来联想的时候,我们不妨走入联想内部,去看看联想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联想国际征途面临重重挑战的时候,联想的根据地中国区的业务更显得异常重要。今年5月1日,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合并完成后,年仅36岁的刘军正式走马上任,成为联想20年历史上首位首席运营官。在联想工作了12年的刘军,不论是否储备了足够的能量,接力棒已沉甸甸地握在了手中。  相似文献   

3.
谢泽锋  梁海松  孟杰 《英才》2014,(12):28-37
当无所不能的互联网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产业,当制造业不得不面对产能过剩的困局,人们总在猜测谁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巨人,谁又是未来的巨无霸…… 从并购IBMPC业务到拿下IBM x86服务器业务,联想集团(00992.HK)(以下称联想)用两代人完成了中国诸多IT企业尚未实现的国际化征程。十年间,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经历了从辉煌到低谷再度登顶的涅檠,联想也由盛转亏到再度荣光。联想的国际化历程也被很多中国企业奉为圭臬,翻检研读。  相似文献   

4.
在产、学两界都对多元化避之惟恐不及的时候,在联想、方正等企业纷纷表示回归专业化的时候,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却向《中外管理》开玩笑似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多元化就没有新华联!”  相似文献   

5.
胡泳 《中国企业家》2008,(5):120-120
当企业家仍然是"毛"而不是"皮"的时候,企业史自然不能幸免我个人觉得中国第一本关注企业的书就是《联想为什么》,以著名企业、著名企业家为题材,但严格来说它也不是企业史。最明显的,里面完全没有提"倪柳之争"。换句话说,如果你是给企业做史,这些重大的东西不能遗漏。  相似文献   

6.
李梦薇 《政策与管理》2011,(11):110-113
当联想成为一个投资控股公司,柳传志自觉转换角色——由一个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变身为一个投资管理者。  相似文献   

7.
邢学军 《中外管理》2001,(11):63-65
在中国真正的“分销”概念是从什么时候怎样开始的,神州数码执行副总裁林扬认为是惠普带来中国,并由联想1992年开始“汉化”的,中国的IT企业因天时地利人和得分销“风气”之先,自然也就走在各业之首,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相似文献   

8.
刘军转正     
很大程度上,刘军所在的位置是联想集团新架构下各种矛盾交织的一个焦点联想的第三任领军人物 2月23日下午2点,联想新大厦3408会议室,这里将要举行联想中国2005财年策略沟通会。 按照联想过去这种公司级会议的惯例,在大概1点55分的时候联想高级副总裁王晓岩、人力资源副总裁乔健、销  相似文献   

9.
冲动与较量。2004年12月8日,当联想在北京宣布并购IBM的PC业务时,这家位列中国企业第一方阵的希望之星.充分显示它布局全球的强烈愿望。联想总部在地理上的迁移——从北京到纽约——似乎更多具有象征性的意味.难道这会暗示着一场战略意义上的占领吗?  相似文献   

10.
“听到‘浙江慈溪’四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呢?”一位见多识广的朋友如实回答遣“想不起来……”当记者提醒他“宁波方太”其实出自慈溪时,他才哦了一声。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主持过一个关于城市更新的大型社区调查,其中有一道关于知名物业公司品牌联想的问答题目,问题是这样的:“当你看到下面这些物业公司品牌的时候,你会联想到什么?”。题目涉及品牌主要是全国性的知名大型物业企业,包括绿城、万科、保利等。这是一道开放式问题,长短不限,考察的是回答者对品牌的信息识别和记忆,综合分析回答的主要信息如下。  相似文献   

12.
倍受关注的联想集团目前又以重组的大动作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各大媒体就此事进行了滚动报道。杨元庆与郭为两少帅各自引军分挑联想五大业务,两支分队左右包抄,目标只有一个:INTERNET制高点。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联想集团旗下原三支劲旅:联想电脑、联想科技与联想系统集成。对原属联想科技的第二大自有品牌联想打印机及联想投影仪和联想调制解调器等“复姓”联想产品,此番与联想科技内其它代理业务分家之后转即又合在以联想电脑为家长的联想大家庭内,可谓即分即合,分中有合。通过此番调整,联想一方…  相似文献   

13.
裴瑜 《英才》2013,(2):60-61
当彩电行业全面进入技术竞争时代,国内彩电企业的短板会更加明显。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白电。就在苹果、联想等IT巨头虎视眈眈,纷纷"抢滩"智能电视的时候,国内的彩电厂商却相继斥巨资加码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电领域,不免让人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14.
当企业订单骤然下降,跌至历史新低的时候:当产品销量节节下滑,供过于求的时候。我们身处的已是一个微利时代,看到的是行业之间猛烈洗牌的滔天大势,业界经历着一场又一场严峻淘汰的决战。  相似文献   

15.
面临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成熟的消费者,企业似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竞争和市场(消费者)上,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角色——企业是市场中的互补者。事实上互补者是无处不在的:当你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当你开拓市场的时候,当你面临竞争的时候……与互补者建立营销伙伴关系所产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的潜力似乎远未被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6.
卫弘 《中外管理》2007,(6):81-83
当一个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集团公司时,人力资源部到底应该如何基于公司战略进行招聘?联想中国招聘总监愿与您分享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彭旭知 《企业研究》2012,(21):18-19
品牌联想作为品牌五大资产之一,是我们企业在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品牌价值评估等必不可少的关注元素。所以,当霸王做凉茶的时候,我们担心喝出洗发水的味道;当茅台做啤酒的时候,我们担心损害茅台国酒这样的形象;海飞丝30多年前卖去屑,30多年的今天还是卖去屑,所以大家认为海飞丝就是去屑;我们还可以看到,王老吉在易主广药之后,还是要顶着道德风险使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的广告词。因为品牌联想,我们在品牌战略里面出现了单品牌、多品牌以及综合品牌等多种品牌结构。品牌联想这一品牌资产的存在,让我们的品牌有了内涵;它的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张军 《英才》2009,(3):16-16
失败了,我永远不会走,我什么时候会在失败的时候离开岗位?不可能。所以不到成功的时候,我肯定是不会走的。——联想董事长柳传志的复出宣言。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究报告》2006,(10):35-38
联想认为,企业有血型,符合这个血型的人,成为联想的员工;不符合这个血型的人,联想与之无缘。联想管理学院就是培养出具有联想血型的人。联想需要三种血型的人:能独立做一摊事情的人;能够带领一帮人做事情的人;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0.
决胜市场,是综合资源和实力的比拼,从前那种依靠坑蒙拐骗而大发横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面对越来越精细的市场,当广告宣传的力量已经被铺天盖地的媒体淡化得无法承受的时候,当渠道被各色各样的企业、产品、人员所充斥的时候,企业如何游刃市场而不倒,确实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