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 1.产生背景。从国际上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由于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额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付的所得税,这种方法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遵循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均不采用这种方法。原《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选用递延法或债务法(也称损益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1996年,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  相似文献   

2.
一、制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目的 根据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分离的特点,新准则规定了纳税影响会计法中资产负债表法为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老制度”)规定了以应付税款法为主,也可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利润表法,后者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被企业选用。  相似文献   

3.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一种调整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和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会计核算方法。与其他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如应付税款法相比,纳税影响会计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目前,这种方法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也不例外。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要求设置“递延税款”科目以核算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心在于:如何计算递延税款的数额。笔者尝试用表格分析的方式进行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里,本文将结合例子介绍其方法。常用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历史走来,又向未来走去.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规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企业可以从两种并存的方法中选择其一.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处理: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准则与旧规范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会计与税法差异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是所得税会计理论的核心。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科目设置的调整有:将"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调整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将"递延税款"调整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在旧会计制度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根据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7.
王烨 《上海会计》1997,(4):32-33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额。在实际运用该法时,人们往往对其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支因逐一予以“辨析”如下。辨析之一:永久性差异的处理与应付税款法。许多会计专业书籍及期刊杂志在介绍应付税款法时,均以永久性差异处理为例。以致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应付税款法就是针对永久性差异的一种专门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永久性差异是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刮润之间的一种差额,…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建立必须遵循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由于税法与准则、制度对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口径、时间的不一致,产生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即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在实际操作中,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企业应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9.
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加以确认,并递延摊配到以后相关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也被称为所得税的跨期摊配。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负债法。研究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制定所得税会计政策,正确提供、理解和使用与此有关的会计信息。一、递延法和负债法的相同点1.递延法和负债法均确认税前会计所得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以下简称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并将其依次转销。2.递延法和负债法确认和转回暂时性差异的纳税影响的原理相同。即,在暂时性差异形成的期间确认…  相似文献   

10.
一、递延税款的属性与核算内容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缴纳所得税有关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设置“递延税款”帐户,核算企业有关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即列入损益的“所得税”按会计利润计算,而对“应交税金”的计量则按纳税所得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列入“递延税款”帐户。由于会计利润是按应计制计算的,而纳税所得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两者差异只是计算时间上的不同,因此“递延税款”的金额将在以后各期被转销。“递延税款”帐户在这里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使“所得税…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应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企业应合理划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  相似文献   

12.
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玉媛  傅荣 《金融会计》2006,(6):43-44,12
1994年6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该规定从业主权益理论出发, 将所得税费用化,使我国所得税会计开始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允许选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时,建议采用递延法,有条件  相似文献   

13.
周丹 《投资与合作》2014,(12):112-112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是重要而又复杂的会计课题之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企业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进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文中对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债务法和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应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最优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齐永权 《税收征纳》2006,(11):28-28,32
“资产负债表观”是以资产负债表为报表中心.由期末净资产和期初净资产相比较求得当期全面收益.并据此编制业绩报告。现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利润表观”的基础之上.以利润表中的利润为起点.来调整由于会计与税法因遵循原则不同而形成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从而得出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5.
付豫 《上海会计》1999,(1):36-38
众所周知,按照会计方法计算的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在会计核算中,前者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核算,后者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处理。“纳税影响会计法”在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种时,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方法。不少会计人员对此感到难以区分和掌握。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列表速求法”,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准确迅速求得各期有关帐户的具体金额。一、递延法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额产生的影响纳税金额,递…  相似文献   

16.
论改进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珩 《上海会计》2003,(4):21-23
一、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缺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纳税影响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债务法又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而企业会计制度虽然没有明说采用何种债务法进行核算,但是,从其给出债务法的定义来看,所采用的债务法实则指损益表债务法。我国关于所得税的这些会计处理方法是具有不少弊端的。1. 采用应付税款法的缺陷。目前,随着我国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税收法律…  相似文献   

17.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类,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在会计制度中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但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种:所得税税率不变时递延法和债务法完全相同,可以定义为基本方法;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化时可在递延法和债务法中选择一种.也都是在基本方法基础上的部分变更。本文着重介绍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珩 《涉外税务》2002,(8):61-63
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缺陷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纳税影响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债务法又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虽然没有明说采用何种债务法进行核算,但是,从其给出债务法的定义来看,我国所采用的债务……  相似文献   

19.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所持观点是,所得税只来源于应税所得,即只有当经济事项所得与确定该期应税所得结合起来时,才产生所得税。应付税款法的理论依据是所得税的“收益分配观”,企业本期利润中负担的所得税是企业纯收入的一部分,其性质是利润的分配。  相似文献   

20.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两种方法徐治怀(-)企业按照会计核算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以下简称“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差额,在交纳所得税时,应当按照税收规定对税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