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破产、并购、改制和重组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如何积极支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作好银行债权的维护工作,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3.
朱耀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5,(6)
正确地理解“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付诸实施,是搞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 所谓企业活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能力、三个水平、三个增长和一个快上”。 相似文献
4.
银行工作需要改革的地方颇多。概括说来,一是对外的业务改革,要改革那些不适应各经济部门体制改革要求,不利于商品生产发展的种种旧的规章、制度和服务方式。二是对内的管理改革,要改革那种不讲经济核算,吃大锅饭和专靠行政方法进行管理的落后管理方式。本文就如何把银行办成企业化的、有活力的经济实体,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呼叫中心可为银行添活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银行电子化网点的有效延伸,呼叫中心正为广大银行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及个性化的各种金融和理财服务,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战略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先介绍了呼叫中心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银行建立呼叫中心的必要性及其优势,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银行呼叫中心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6.
7.
8.
9.
黄忠坚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2,(4)
增强银行内部活力,实指增强银行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银行自身的素质和竞争能力又靠银行的基础管理来练就,其中主要靠以内部管理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和以“科学管理”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本文就如何通过加强银行的基础管理来增强银行的活力,谈点意见.一、当前银行活力不足的原因其一,精神状况是银行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由于人们过于强调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银行内部潜力的挖掘.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给每个金融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机遇是均等的.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困难直接影响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有的银行不是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精神把握时机,积极应战,而是等、靠、怨、拖,把效益下降咎于市场,归咎于改革,归咎于国家政策.没有积极想办法,开拓金融新业务,组 相似文献
10.
盘活信贷资金增强银行活力张远东,常廷君,于桂香,陈书军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因素影响和银行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专业银行贷款质量低,资产流动性差,安全系数小,甚至出现了不应有的亏损,严重影响了向商业银行的顺利过渡。要扭转银行经营中的被动局面,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已超7万亿元,深、沪股市开户已达5801万户,总市值4.8万亿元.仅2000年国家面向居民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就达1900多亿元,居民个人资产增长的速度极快.与此司时,个人投资工具也逐渐丰富起来,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房产等理财方式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投资知识和有关金融工具的信息,普通人目前又很难整合各种金融工具以对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做出最优的安排.所以对个人来说,寻求金融专家的指导,做出令自己满意的理财决策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电子银行风险是指电子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造成损失或者客户数目、交易量以及替代率等指标波动的可能性。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是指电子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以较低成本将风险控制在容许限度,进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识别风险点是风险管理的前提,银行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管理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2007年,民生银行在《五年发展纲要》中制定了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按照最有特色的办行方针将民生银行办成符合国际先进银行规范、管理先进、成长迅速、成本节约、效益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商业银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民生银行开始了流程银行建设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19.
转换经营机制是农业银行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转换和完善县(市)支行经营机制则是其重点,因为县(市)支行是农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单位,县(市)支行经营机制转换了、完善了,农业银行系统的活力和效益就显示出来了。转换县(市)支行经营机制就是在国家宏观政策和计划指导下,使其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的经营者,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自主经营的决策机制、自负盈亏的风险机制、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保证行为合法合理的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自主经营的信贷决策 相似文献
20.
王颖杰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0,(7):63-64
在当今市场竞争态势之下,银行业面临着同质化竞争,所以唯有将“营销”功能发挥到极致,才能有效抢占市场份额。如何进一步增强营销的合力与活力,本文从突出个人、强化团队、辅助联动这三个方面探索了一些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