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整个招聘市场而言,现今的招聘市场呈现着一种"僧多粥少"的状况,即岗位需求小于供给。应聘者"找工作难"的问题比比皆是。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博弈方的企业招聘部门也存在"招聘难"的问题。就胜任能力来讲,招聘难主要体现在求职者多但胜任者少。企业招聘又出现了一种"粥多僧少"的现象。本文以胜任能力为衡量杠杆,从应聘者素质与企业招聘需求难匹配问题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理论和实践,分应聘者、企业和教育机构三个方面对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归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招聘环节上的漏洞 从案例中技术人员的反映来看,A公司的招聘制度与招聘程序非常不完善。 很多人认为招聘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他们认为:招聘就是想方设法把人才拉到公司来,这有什么难的?于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参与招聘的人往往是公司临时借调的,比如,案例中的林经理。由于非人事部门人员参与招聘,往往会造成对人事制度缺乏了解,在案例中,林经理可能并不清楚员工试用期工资的具体数额,本科生本来是每月850元,林经理却许诺成1600元,结果造成了新员工的一系列抱怨。……  相似文献   

3.
长线投资,深入高校随着外企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对中国高级雇员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挖人才越来越难了,许多外国公司不得不向那种不劳而获的"抢"人才告别,对所招聘的雇员实行不同层次的培训,而且不断提高培训档次,以图自己培养人才。摩托罗拉目前主要采取培训手段来实现人才本土化的目标。培训员工的高素质、高技能,灌输摩托罗拉的企业文化,追求国际质量和标准以及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是他们  相似文献   

4.
王丹君 《人力资源》2011,(10):26-28
对于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讲,一年一度或者二度的校园招聘几乎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一来是老板"紧缩银根"还要"少花钱多办事",必须"物美价廉";二来是毕业生们的眼光是一年高过一年,不是用点礼品和薪酬就好"忽悠"的了,他们更关心的是哪个公司给员工提供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不得不说,校园招聘已经快要超出人力资源部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了央视"绝对挑战"的一次节目录制,引出一些观感和思考来. 该节目的不同凡响之处是将残酷的求职录用搬到了电视节目的现场.除了节目必然要加入的某些娱乐性成分外,一切全是真刀真抢:招聘是真的,参加招聘也是真的,最后的考试与录用也是真的,就连培训的一万元奖金以及月薪一万的招聘底薪也是真的.既然上的都是真家伙,再加上当前找工作难,这个节目自然备受电视观众注目.  相似文献   

6.
如何应对再现的“用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以来,公司基层岗位的空缺变得越发严重。尽管每次都会分析招聘的各个环节,从人力资源规划到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方式、内部激励措施、职业生涯规划,终究还是不能将招聘工作从"应急救场"变成"长期规划"。其实招聘难的问题已经出现过多次,并非始于今年,但今年各类企业感触却格外深刻。记得2008年4月,公司要求马上招聘30名营销专员,而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和微信的普及,"微招聘"这个新名词也开始进入很多人的视野中。所谓微招聘,就是用简洁的文字把招聘、求职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微博和微信上。如今,不仅市场就业的服务机构使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也都开始尝试这种新做法,而且把这种"微招聘"的形式进行了扩展和延伸,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对老百姓提供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处处体现了"微招聘"发挥出的大服务。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改变他们的就业意识,加强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观念,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史为建 《人力资源》2011,(10):29-31
校园招聘后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人力资源经理来说,不管你前期的工作做得如何出色、网罗到的毕业生如何优秀,入职培训后偏高的流失率足以湮没之前所有的付出。如何让毕业生在企业落地生根,如何让他们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笔者认为,注重培训的细节之"软"要远远胜于强调技术之"硬"。  相似文献   

10.
周和毅 《公司》2001,(9):22-23
武大郎开店"现象,令人深恶痛绝。"武大郎"们害怕下级的才干超过自己进而夺了自己的"饭碗",往往极力压制人才。如今,在一些企业里这种现象仍是屡见不鲜,这对于人才的成长不利,更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何治理这一怪现象,知名企业红桃K的做法颇有新意。内部跳槽自由  红桃K总部经常张贴各部门的招聘广告,每月都有企业内部人才招聘活动。员工们若对自己的上司或岗位感到不满意,可以自由地前去应聘,根本不需要自己的上司同意。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也没有办法阻止。  内部招聘由总裁直接领导下的人力资源委员会进行,为所有…  相似文献   

11.
黄跃 《管理学家》2022,(1):78-80,84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高校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面临着竞争激烈、供求矛盾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局面.文章就高校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高校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的相关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以平衡企业与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2.
王倩 《中国就业》2014,(2):22-23
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规模达到了近七百万,如何提高校园招聘的质量,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之一。本文采用访谈法收集Y大学2013届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的经历,从学校、招聘企业、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校园招聘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模拟招聘、校园招聘信息管理系统"、大学生就业服务直通车"以及科学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提高校园招聘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在市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袁州区就业局在劳动力较多的4个重点乡镇设立了"乡镇招聘专员"。乡镇招聘专员专门负责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经常摆摊设点,走村入户开展送岗位、送信息活动,组织用工企业深入农村与求职者进行面对面招聘,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  相似文献   

14.
姚迎春 《企业导报》2012,(2):197-198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企业招聘中具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在员工招聘和领导干部选拔中使用这种测评手段。本文分析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招聘中的优势,以及如何在企业招聘中有效的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于求职者来说,招聘是招聘,营销是营销,二者根本不相关.但如果发现了企业已经开始"将招聘当做营销来做"的趋势,求职者就会明白:企业已经越来越不喜欢喜欢"大规模撒网"的招聘和筛选模式,一些走在前端的企业已开始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制定招聘营销策略,以期目标明确地找到候选人.  相似文献   

16.
给招聘方提个醒儿。如何?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知己更需知彼,从“职求”到“求职”。一组“我的故事”也许能让招聘者入微地体察苦苦跋涉在求职路上的朋友之难。角色互换一下,或许会减少一些“误操作”。  相似文献   

17.
砌墙法有"砌砖墙"法和"砌石墙"法."砌砖墙"法是美国企业的用人方法.在美国企业,先定岗、划分各自的工作范围,然后才开始根据不同的需要来招聘这些工作人员,这种先定标准再按标准聘用人员的方法被形象地称为"砌砖墙"法.而日本的"砌石墙"法则不然,石头是不可能按一定的规格生产出来的,而是有棱有角、形状不规则、砌墙时要根据每块石头的不同形状来安排他们最合适的位置的.因而"砌石墙"法是先录入新员工,然后再观察他们的不同特点,考虑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专长,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方法虽不同,但其目标和结果是一致的:一堵密实、牢固的墙砌好了.对企业而言,也就是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人员配置格局,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保障.这两种方法的可借鉴性在于其极为浅显、直观地演示了人事工作中的最普遍的原则--量才录用(砌砖墙法),人尽其才(砌石墙法).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借鉴,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运用这一选人、用人的原则,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如同医生是给病人治病的,可谁来给医生治病的问题一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是为企业招聘人才的,可谁来招聘人事经理,又如何招聘人事经理却令许多企业头痛不已。  相似文献   

19.
很多时候,"校园招聘"这四个字会引起HR某种谈虎色变的共鸣: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难理解的学生、总是不确定的校园宣讲会场地、永远筛不完的简历和打不完的电话,还有连续几个月舟车劳顿的疲惫……但欣慰的是,在经历了大量耗时费力的线下工作后,校园招聘终于有望搭上大数据时代的顺风车,迈向"云端"了。  相似文献   

20.
《中外管理》2012,(2):1
课程收益掌握如何立足于企业战略高度分析招聘掌握如何统一HR与部门经理之间的面试标准掌握人才核心能力可行的、高效的评估方法帮助企业设计有针对性的面试情景案例掌握提问追问的精髓并灵活运用到实战面试中课程大纲第一我们需要怎样的招聘1、招聘的困惑与代价解析:"张绍刚式招聘"的是与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