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偶然购得许思国先生的遗著《中西文化回眸》,一读再读,不愿释卷,勾来圈点不计其数。内心的感悟渐渐渗入书本,竟有了几分与先生沟通的喜悦和振奋,还有了几分恨不能起先生于地下,无缘一受先生指教的伤疼。 《中西文化回眸》是先生仙逝20多年后,由其亲属挚友整理出版的文集。全书由五个部分构成,第四、五部分为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专论,见刊于建国前。其余三部分“中国哲学论”、“中国文化论”、“中国诗论”(简称三论),皆著述于1956年至1957年。因1957年先生罹“右派”之祸,一直未获发表。“三论”10多万字,字…  相似文献   

2.
赵拓 《当代经济》2002,(7):24-24
作为西方美术中心的法国,美术流派众多,人才辈出。尤以19世纪末“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梵高蜚声全球。 在近年来的世界艺术品拍卖史上,雄踞榜首的一直是梵高的杰作:1987年,《向日葵》以59亿日元的高价被日本人买走;1989年,《鸢尾花》被卖到5330万美元;1991年,绝世之作《加歇医生的肖像》因8250万美元而遥遥领先;而最近,《没有胡须的梵高》又创7150万美元的  相似文献   

3.
对“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末、2000年初中国书界涌起了一阵旋风:出版面向教学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这场旋风的风源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之名推出成果:《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与《〈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使用说明》(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1999年12月10日以“中国案例教学——MBA教育的新起点”为名用整版推出一组文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曹凤歧的“中国人编写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理学的沉沦     
我在《理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对理学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概括:“理学是一种学圣人的思想运动.”这一概括有别于海外新儒家对理学所作的“内圣外王”的概括.“内圣外王”的话本出自《庄子》,宋明理学家很少使用这样的语言,而更多谈论的是“学圣人”,以致出现圣学与俗学的标分、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的对峙,并常招来空虚不实的批评.而最具典型意义的批评是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所载:“尝闻乡曲沈子固先生云:道学之党,名起于元祐(哲宗1086—1093年),盛于淳熙(孝宗1174—1189年),其徒甚盛,蟠结其间.假此以惑世者,真可嘘枯吹生.凡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阃捍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则以为玩物丧志;留心吏事者,则以为俗吏.盖其所读书,止《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西铭》及《语类》之类,自诡为绝学.首正心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故为之说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5.
1926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了《无锡小学之新生命》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看了开原学校团体活动,不禁为中国前途增加了好些希望.我希望个个学校都能得到这种精神,好为中国造就能组织、能团结、能为共同幸福从事共同活动之新国民.”陶行知先生所指的“开原学校”即当时的“开原乡立第一小学”,也就是如今无锡市育红小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宇宙荒凉的噪声,一条“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的信息正飞向太阳.然而四光年外,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正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这是刘慈欣笔下的《三体》,以宏大的格局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之作的《三体》,关注到了中国的现状,并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反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三体》无疑是国内最成功的长篇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4,(19)
汤一介和乐黛云先生经常以未名湖边的两只小鸟自比,如今,有一只先飞走了.9月9日,著名哲学家、“《儒藏》编纂与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汤一介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无论为人还是治学,汤一介先生的一生都是严谨、真诚.他所创办的北大儒学研究院以及对《中国儒学史》的编辑整理,他对卷帙浩繁的《儒藏》的编撰与研究,乃至垂暮之年仍孜孜不倦呼吁中国学者走向世界、与西方建立“文明对话”的殷切之情,都真实生动地折射出一个贯通儒释道并将自己的思索与中国社会变迁紧密结合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形象.如其家训所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先生是入世、用世的,他拒绝做书斋里的学究,而将自己的智识融化在时代的血管里.  相似文献   

8.
秦序先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生于四川璧山,1982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师从李纯一先生,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1984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秦序先生致力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成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民族乐器口弦初探》,此外还有专著《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中华文化通志.乐舞志》(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等,还参与编撰国家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译著有日本岸边成雄《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成立年代》、《唐代的乐器》等共约20余万字。秦序先生的研究多涉及学科焦点问题。而存在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秦序先生提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开拓思路,能够让人以全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厕的供给     
冯笠峰 《经济导刊》2003,(12):80-81
最近看到梁小民教授的一篇文章《公厕不宜拍卖》(《深圳商报》9月24日)。说的是我国某城市的一个公厕的年经营权去年被拍卖到了40万元,今年更是到了60万元。然后经营者将收费调高,弄得公众怨声载道。梁教授如此评论:“其实,问题不在于经营者如何涨价,在于公厕经营权该不该拍卖。”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私庄     
我国地主田庄经济出现得很早,汉代已颇为发达.《史记》卷三十《平准书》记武帝通过杨可告缗打击商贾地主,“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引《昌言·理乱》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二则史料,告诉我们,汉代地主占有广大田地,使用奴婢或依附农从事生产活动,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住宅设备.《平准书》所谓“宅亦如之”者,盖谓住宅也加田地之多也,  相似文献   

11.
广州的“幽兰门”始见于清代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一书中。该书说:“十三洋行在幽兰门之西”。四十年代,丰景新先生注释说:“幽兰门即靖海门”(见《广东文物》卷6第43页)。最近,卫家雄先生在《外贸名城——广州》一文中仍沿用此说。(见《广州修志通讯》1986年第1期)其实,广州的城门根本没有幽兰门。清代时,  相似文献   

12.
(一) 度支使是唐代中央政府的财政长官。《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上》:“……掌财赋者,世有人焉。开元已前,事归尚书省,开元已后,权移他官,由是有……度支盐铁转运使……。”度支、盐铁、转运三使,有时一人兼领,有时二人分领:一人为度支使(或称“判度支”),另一人为盐铁、转运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破产法》颁布施行已经5年多了,其间的破产案件已达千起,但是成功的可谓凤毛麟角。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破产的现实与理性发生了“大碰撞”,在中国实施企业破产尚步履维艰。 破产:丧钟为谁敲响 1992年2月15日,辽宁抚顺玻璃厂破产时,已经负债2700万元,而它的全部资产还没有整个债务的零头多。企业实行破产拍卖,根本无人买,市政府只好指定抚顺市劳动服务公司从社会保险资金中拿出270万元买下,而资  相似文献   

14.
动向     
《商周刊》2011,(16):18-18
第三个海洋规划获批 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之后,全国第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获批。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三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规划》的——落定,中国海洋经济的“蓝图”也随之呈现雏形。  相似文献   

15.
(199一1997.12)《江南论坛》自199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坚持以总结、宣传、研究邓小平理论在江一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找止1997年12月,共发表36期1650余篇论文。按瓜《江南论坛》优秀作品评选方案及评选标准的要求,今年年初,《江南论坛》评奖委页会委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家组评出优秀作品218篇,占总篇数的13%。现粉评审结果公布如下(按文十发在时间先后为序):(93—6—9)从“中国化”到“当代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高鸣(93—6——13)对苏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盲目性的思…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西河沿大街,有一座正乙祠戏楼,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近日这座历史上最老的古戏楼,重新修复后面貌一新,张灯结彩,丝竹声声,戏迷票友云集.饱经沧桑的古戏楼如同一位历史老人,经历了人世间的盛衰荣辱.满楼风雨,留下了一番佳话,一个典故,一段历史的见证……中国第一座室内剧场中国戏典之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剧场建筑如何?中国的室内剧场建于何时?《辞海》“剧场”条有如下陈述:“也叫‘戏院’.戏剧或其他表演艺术的演出场所.以舞台和观众席为主体,通常分露天和室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一部粗制滥造的“著作”──评汤锦程的《北京的会馆》华道强1994年4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汤锦程先生写的《北京的会馆》一书(以下简称《会馆》)。该书出版之后,由于命题的重要性,再加以名人题签,《北京晚报》之发消息,朋友之间的吹捧,霎时间炒的人暴,...  相似文献   

18.
无论如何,在文学界总是被认为没有崛起、没有创作出标志性文本的70后,实际上以更为深广的方式,参与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也承担了一代人的使命.这种使命,横跨乡村和城市,见证了“文革”后中国的每一步发展. 梁鸿的“乡村传记” 2008年到2013年,围绕自己的出生地河南省穰县吴镇梁庄村,梁鸿写了两本书:《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前一本写“留守”在梁庄的人,后一本是“出梁庄记”——写梁庄人在全国各地的打工生活.随后,两本书获得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9.
论北宋漕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定都开封 ,“当四通五达之道 ,非若雍洛有山足恃 ,特倚重兵以立国耳 ,兵恃食 ,食恃漕运。”① 由此漕运对北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于北宋漕运业发展的情况 ,日本学者青山定雄先生根据汴河转般法实行变化的情况 ,把北宋漕运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参见《中国史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正>●“穿千金鞋,戴万金表,听5万元一首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中国“大款”如此消费;●“种粮吃饭,养猪过年,养鸡换盐”——中国村民这样看消费;●“每年造墓三万多座,耗资数千万元”——温州人这般在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