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资源这个两难命题,历史性地摆在我们面前。通过严格的规划、落实,我国耕地减少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耕地保护的压力依然很重,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依然面临很大挑战。作者认为,我国应当通过建立耕地保护的专门法律制度,节约用地、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加强耕地生态环境治理、提高耕地质量,积极稳妥开发、复垦、整理宜农荒地,推行耕地储备制度,加大破坏耕地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等路径,来达到耕地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越来越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文章选取了甘肃省1996年到2013年近18年的耕地面积等方面的统计面板数据,分析了甘肃省耕地面积的整体变化状况,探讨了甘肃省耕地面积减少的若干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对于科学合理解决甘肃省耕地资源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促进甘肃省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证粮食安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现状很严峻,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城市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粗放用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中走内涵挖潜式的城市化道路,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约束政府部门行政行为,是相应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现状很严峻,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城市化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粗放用地,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存在尖锐的矛盾。因此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势在必行。在城市建设中走内涵挖潜式的城市化道路,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约束政府部门行政行为,是相应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热点问题主要有:房价涨幅过快、小产权房问题凸显、18亿亩耕地红线警示。文章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房价攀升,引致房地产投资增幅远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小产权房无序占用农村耕地开发等都影响18亿亩红线坚守。目前应采取的对策是: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政府主导规范保障性住房,督察地方政府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增加投资渠道,控制资金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我国稳定粮食价格的数量界定,即年度间波动不超过5%;一年中波动不能超过50%。并重点阐释了我国粮食价格稳定长效机制的构建,主要有: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大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粮食科技投入,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继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完善我国粮食生产补赔政策,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创新粮食保险制度,强化粮食风险调节基金等。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农民实现对承包土地经济权利的重要方式之一。土地流转必须保证农地用途不改变,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底线不突破,必须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落实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制度,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注重维护耕地保护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建立耕地保护利益引导机制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但形势仍然严峻。本文在总结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中体现利益机制的方面,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产生这一结果的不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原因:耕地保护中利益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土地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文章建立了河南省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VAR模型,并对三者进行了协整检验和脉冲分析,认为增加农民的粮食收入是进行耕地保护的治本策略;同时,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不可忽视对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加,并已成为耕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近10年来城市化发展与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加速西部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然而城市化的过程必然需要占用大量土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占用相当数量的优质耕地,导致耕地资源的流失.如何在西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呢?一是要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切入点依法保护耕地,二是制定西部的城市化重点战略走内涵式城市化之路,实施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分析了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农地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中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当前中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现实背景,归纳轮作休耕国家试点和地方试验的做法,分析传统耕作制度对轮作休耕的经验意义,提出完善轮作休耕制度的思路。研究发现:(1)中国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复种轮作4种耕作制度,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土地用养结合模式及相关的一整套技术措施。(2)目前高度集约化的复种轮作制使耕地产能严重透支,耕地总体健康状况堪忧。(3)中国实行轮作休耕可从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中汲取经验,但并非简单的复制。(4)实行轮作休耕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制度基础和政策环境,需要在区域操作模式、技术路径、时空配置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必然涉及到耕地占用问题.基于西部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冲突,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约集约用地、开展土地整理、改革现有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地利用率、发展非农产业、科学规划和严格用地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粮食安全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科学概念。中国粮食需求在较长时期内将保持增长的态势,粮食安全依赖于一定数量的耕地作为基本保障。耕地保护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首要问题,是维系国家政权稳固的重大问题。依法保护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已成为“十二五”发展时期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地混合所有制:“新土改”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所有制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农业改革的焦点.新土地制度改革如何走?这需要区分"国土所有制"与"经济所有制",明确国土所有制是土地的最终所有制,它决定其经济所有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土地改革之路.当前应在农村重建个人所有制基础上,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当事人意愿建立经济上的土地混合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制将使得农民第一次在生产资料意义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因而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劳动者.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芳  张侠 《当代经济管理》2004,26(6):34-37,69
河北省人多地少,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可有效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因此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是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土地开发整理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