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会计失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社会现象。会计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或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据财政部会计司的一次抽样调查原始凭证虚假占46%成本费用虚假占39%,直接更改会计报表占22%。可见,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江山岳 《经济论坛》2004,(11):139-139
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产权不明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产权缺少明确归属。产权归属明确是确定会计监督权的前提条件,产权归属不明导致了企业会计监督权的缺位。厂长(经理)把持企业,形成了所谓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往往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背道而驰,而扭曲的会计信息正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今会计界的热门话题,会计信息虚假的现实也使人们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除了郑百文,银广夏这些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外,财政部2003年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显示,近70%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相似文献   

4.
虚假会计信息一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顽症,如何针对虚假会计信息制定有效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会计委派制,将实行会计委派制作为当前抑制腐败,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举措。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误区:1颠倒了问题的主次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时,不难发现,该问题与两类人员有关。一类是会计人员;另一类则是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这两类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从关系,会计人员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企业的会计工作往往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短期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叶林良 《经济论坛》2006,(13):139-140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两大职能之一,其目标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信息质量便成为会计作用能否正常发挥的保证,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具有巨大危害,会计监督是预防会计信息失真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会计监督和新《会计法》有着相互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计监督视角来透析新《会计法》。一、会计监督弱化1.假账泛滥,会计信息失真,不少企业账面上反映的资产不实、负债不实、损益不实和虚假利润的数额登峰造极,令人触目惊心。2.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不少单位负责人把“关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越来越重要,但会计工作中的信息失真问题却难以禁绝,虚假财务信息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直接相关,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在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和非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违反会计法规等原因,人为主观或客观地造成会计信息不真、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现象,其会计信息虚假的程度之深,不真实的范围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反映出一些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报告虚假,偷税逃税等现象的严重性,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乃是我国当前会计工作中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葛欣 《经济师》2003,(4):180-18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经营者为自身利益随意篡改会计信息 ,发布虚假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失真日益严重 ,极大损害了所有者利益。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维护所有者权益 ,全国各地开展了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 ,出现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会计委派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背离 ,不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一目标的实现 ,难以发挥会计应有的管理职能。为此 ,文章提出采用财务总监委派模式来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主体资金运动的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比较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已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各种决策,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结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对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虚假会计信息出自单位会计人员之手就实行会计委派制并以此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是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片面做法。提出要遏制腐败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必须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一)直接的内在因素1.产权因素: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不同的产权制度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产权不清晰是我国目前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导致企业会计监督权的缺位。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合理决策与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建立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而所谓会计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标准的规定,不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有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则称会计主体提供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下简称新《会计法》),为我国21世纪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新《会计法》同原《会计法》比较,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向市场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如果其质量不合格,则称之为虚假会计信息。所谓质量不合格,通常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如果有这种标准的话);二是不符合约定的标准(这种约定可以是单方的也可以是双方的或是公认的)。换言之,如果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标准的规定,不公允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有可能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则称会计主体提供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5.
徐继全 《时代经贸》2007,5(9Z):146-146,14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何梦园  袁金明 《经济师》2005,(7):198-199
文章从目前全球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入手,简述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分析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模式原因,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原因和会计从业人员自身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强调了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在防范虚假会计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以及如何改善大环境进而培养健康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很强的后果性,被称为“企业的语言”。因此,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和投资者,甚至于整体国民经济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误导资源配置的方向,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我国法律环境的缺陷。 一般来说,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和判定标准要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会计法规不仅要有原则要求,还要制定体现各种原则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为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会计法规模糊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我们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但如果对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处罚不力,或疏于对会计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客观上就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日益泛滥。  相似文献   

20.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产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研究成果得到验证,即会计信息失真在私营企业大都表现为虚减利润,以逃避交税;而在国有企业则大都表现为虚增利润,以形成业绩良好的形象,使经营者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