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兰香 《发展》2009,(9):83-83
一、荀子礼法论的理论依据 (一)在天与人的关系上,苟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即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责。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力图从人类社会本身来探求礼法等社会现象,而不诉诸于天命神权,从而改变以往儒家的“礼义出白天性”的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即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苟子的性恶论是平等的人性论,他认为人们天生在道德和智商上是相同的。苟子思想中以不平等面貌出现的等级论往往被认为是平等的对立物,而认真分析这种等级论却可以发现其中不乏符合现代平等论的成分。不过,苟子的平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高春海 《黑河学刊》2012,(7):9-10,153
苟子的性恶论是平等的人性论,他认为人们天生在道德和智商上是相同的。苟子思想中以不平等面貌出现的等级论往往被认为是平等的对立物,而认真分析这种等级论却可以发现其中不乏符合现代平等论的成分。不过,苟子的平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先秦著作中围绕“天”而进行讨论的有很多,但以“天论”这样的专门论题而作文章者,荀子尚为第一人。《天论篇》为《荀子》三十二篇中反映荀子“天论”哲学思想的代表篇章,其主要内容包括论天和制天。这些构成了苟子独具特色的“天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沈善增 《沪港经济》2008,(11):75-75
《庄子·养生主》有段描写庖丁解牛的文字:“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砉然向然,奏刀鼯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是商代的舞蹈,《经首》更早,是尧时的舞蹈,到庄子时代,也有千年以上,都是宫廷里才得一见的古典舞蹈。“舞”是步姿,“会”是手势。东方舞蹈,像今天的印度舞、中国傣族舞,舞步外更重手势的表演。正是因为这般优美,才引起了文惠君的连声赞叹。  相似文献   

6.
三墩,古称兰里,文化底蕴丰韵,历史名人辈出。春秋战国伟大思想家苟子曾亲手沿河栽种兰花。两千多年来,孕育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有“墩上花木丛生,墩下河水相连,河上石桥相接,居住四季宜人”之美称。  相似文献   

7.
吴宝席 《中国西部》2013,(36):115-117
近日,北京一小学因男生太“面”、太“柔”而开设“男子汉课”,旨在培养男生的阳刚之气、男人之性,使男生找回原本应该具备的男人气质,使男孩子刚强起来。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引起热议。一时间“男孩女孩化”“阳刚之气退化”的观点在家长中间也引起强烈共鸣,在社会中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钱币与邮品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2,(18):100-101
“生活之近,艺术之远”是多年来贴在钱币和邮品这类藏品上的标签。不可否认.它们属于“真金白银”之类.这也在无形中成了它们远离艺术的界栏。然艺术之精深博大,更在于其所蕴含的精神命脉.正如钱币对历史变换的写照、如邮品对生命距离的感叹。此间艺术不在于风雅.而在于其重视与贴近生命的独特魅力.从而彰显出的特殊气质和风韵。  相似文献   

9.
肖爱民 《魅力中国》2011,(9):57-57,56
韩非子人性自利的观点有两个来源:其一来源于韩非子的老师苟子的人性恶,其二来源于韩非子所处的社会背景。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以人性自立为基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法术势三者兼治,法术势三者兼治是集法家各派之大成并超越了各派的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主张。韩非子的人性自利思想对现在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庖丁解牛”的典故,知者甚众。《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奇,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借此譬喻社会的复杂犹如牛之筋骨盘结,劝诫人们处理世事当“因其固然”。“似乎天理”,“目无全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动刀甚微,磔然已解,牛不知其死,如土委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