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水寒 《中国报道》2010,(5):109-109
“他是我的好友,好到什么份儿呢?这么说吧——如果我死了,他是可以托付妻儿的人。”我听着有点感动。人和人之间,就讲究一个义字。  相似文献   

2.
张俪嬅 《东北之窗》2013,(23):111-111
老姨在29岁时,遵从母命嫁到了邻村的李家。过门之后,缝补浆洗,喂猪做饭,山上地里,样样得干。生下儿子没两个月,又照样下地劳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可是就这样艰辛劳苦,上天好像也没有特别地眷顾她,反而还要为难她。没几年,老姨夫染上严重的肺病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了老姨一个人的肩上,家里家外没有一样不需要她的操劳,地里该种什么菜,果园里需要打什么药,何时下果,何时卖菜……一切都要她决定,  相似文献   

3.
静品     
握一杯淡淡清茶,听一曲柔柔音乐。静静地听时间踏过心灵的脚步声,一任思绪从喧嚣和繁杂中走出。那份新鲜感好奇心早被一日日重复的沉辉和暮霭磨损得平淡无奇。曾经想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过得灿烂而辉煌,即使面对偶尔的失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2,(21):117-117
分值标准:A.根本没有这种情况,1分;B.很少有这种情况,2分;C.有时会有这种隋况,3分;D.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情况,4分;E.完全符合,5分。  相似文献   

5.
倩文 《走向世界》2010,(19):24-25
在偌大的都市里,依然有一群人,看似已经站住了脚,却仍在为一处属于自己的“蜗居”而奋斗,他们就是“无房户”。  相似文献   

6.
挖春     
休假回来,我对文友说:元宵节日的家乡夜空,随意扯下一块天幕来,都会有烟花上面炸响、绽放,组合成绚丽多彩的图案,就如同在老家的土地上,选取任何一个角度,原汁原味的拍切下一段“原创”景来,都可以做桌面一样。老家系平原,地虽碱却养人,  相似文献   

7.
熊希 《今日重庆》2012,(12):70-I0070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慢生活,在江津也可体会到。  相似文献   

8.
<正>农历马年正月中旬,我们如约见面了。愿初春的阳光洒在你的脸上。站在新年的起点,我们邀请你同行,让旅行改变生活,让生活因为旅行实现更多可能。旅行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住腻的地方去到别人住腻的地方,玩腻了又马上离开,即所谓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风景总在陌生处等等。其实呢,在熟悉的地方不是没有风景,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风景的眼睛。家里养  相似文献   

9.
乔成风 《走向世界》2014,(30):92-94
女人都爱美,自己的美,而我却爱欣赏她人的美。语出徐明明,一位来自山东济南的美丽女子,一位享誉中国的美丽传道者。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即将强势回归。我真希望“爸爸”快点儿回来,继续给儿女做好示范,让儿女们知道他们将来去哪儿,怎样自强自立拿得起明天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撰乔风  摄影 《走向世界》2014,(35):56-56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当然不会有三辈子那么长,但她用自己的付出守住了三个人的命,所以我们才说:她的一生过了“三辈子”。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幸福?恐怕这如同千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难有统一答案。我最佩服冯观他妈那话了——“医院里没咱家的病人,监狱里没咱家的犯人.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两位在华居住多年的"老外"撰写的文章引发了很多关注。原因是,他们的文章不是关于"为什么要来中国",而是为什么要离开。  相似文献   

14.
语录     
《走向世界》2009,(29):6-6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一样的白雪,就这么空灵地把我们带到一个现实的梨花世界——“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  相似文献   

16.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4,(21):94-95
有人说,要么旅游,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而有的人旅行的最大收获则把一大批书籍收入囊中,灵魂通过身体到达了许多人无法超越的高度。与书为友的同时,她将这笔财富悉数珍藏,以便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沉淀升华,她就是Kim。  相似文献   

17.
高力平  高云龙 《东北之窗》2011,(12):112-112
我的父亲叫高金煜,他一生痴爱电影。虽然他从未走入银幕成为演员,也未参与任何制作在幕后出力,但他以一个金牌影迷的角色走完了他的一辈子,直到2004年他去世,他的观影人生才徐徐退幕。  相似文献   

18.
在个人的价值都被否定之后,幸福就根本没有存在的根基了。老大那个豪迈的宣言大概只是编剧和导演的一厢情愿罢了。  相似文献   

19.
吴虞买房子     
冉云飞 《中国西部》2009,(2):236-236
在40岁的时候,吴虞成了一个已经拥有稳定余裕生活的“三有中年”——“有田可耕,有屋可居,有书可读”——对比那些“遑遑于衣食三要件”的人,不仅是一种幸运,而且不免也有一份得意。  相似文献   

20.
冬日的阳光总是会给人带来惊喜。这是2010年的第一个早晨,睁眼时已被刺眼的暖阳包裹住了全身,于是心也立即如这金灿灿的色彩般活跃而激荡起来。其实这对于长久深陷于阴霾和焦促中的人来说,这样的光芒无疑是一种久旱逢甘露般的激越释放与温暖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