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用来满足欲望的物品以及用来生产经济物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稀缺性在西方经济学中被视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实际上,资源稀缺性是一条普遍法则,不仅西方国家存在着资源稀缺性问题,而且我国同样也存在着这一问题。正确认识资源所具有的稀缺性,有利于我们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观,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张学刚  姜曙光 《经济论坛》2004,(23):155-155,160
一、作为“科学”的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体系沿此展开:现实生活中的人是追求享乐并具无限欲望的个体。此个体被抽象为经济人,并被赋予全智全能(即无限理性)的特性。但相对经济人无限的欲望而言,现实世界中的资源总显不足,是稀缺的。于是经济学成为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满足人类欲望的学问。这样,借助经济人、稀缺、效用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把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划分为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阶段,然后阐释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和联系。从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核心理论等不同方面对比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都是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资源配置的选择,对正确引导初学者认识和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曾经提出过一个快乐方程式: 快乐=物质消费/欲望这个方程式表明,快乐与物质数量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欲望低些,快乐也会增多。中国美籍经济学教授谢诗豪认为,这个快乐方程式还不够精确。他主张分子除“物质”外,还应加两项:一是追求才智的发展,即学习;二为精神文明,包括爱国心等。这样才确实能增进人的快乐和幸福。①  相似文献   

5.
机会成本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机会成本的运用,为经济评价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思路。但目前对机会成本概念的使用比较混乱,一些基本问题需要作进一步讨论。一、机会成本的内涵及描述经济学以研究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己任。资源的稀缺性是指:(1)人类欲望的无限发展与多样性Z(2)用以满足人类欲望的资源的数量与其可能用途的有限性;由此而导致的:(3)人类欲望的部分满足及非充分性。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类对资源的使用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任何形式的资源的使用都必须以牺牲其他欲望的满足为代价。机会成本所要反映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研究的是西方经济学的稀缺规律与生产力基本规律的一致性 ,说明人的需求的相对无限性和物质产品生产在一定时期的有限性的矛盾是一切经济学研究的起始规律 ,同时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与现代生产力经济学两大体系进行了粗略比较 ,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谋求的方向。另外 ,还通过对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一致性的比较 ,画出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经济问题关系图 ,为各种经济学体系处理一些共同的基本经济问题 ,找到一个求同存异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两种对立的学科体系,其对立的根源在于两大学科体系的阶级性倾向以及各自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人的本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变迁,反映了现实经济世界的发展变化.在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科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推向深入,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一对尖锐的矛盾,即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的欲望的无限性。因此,经济的本质就是恰当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出产品,并分配给社会集团的成员,以满足其不断增需求和欲望。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来看管理,我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所谓管理,是适应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地和利用可得到的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本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整合活动包括了目标组织、制度、市场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主流经济学在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之后,一直存在着争论,如何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真谛,是当前研究现代经济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在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理论中有关他的研究方法的哲学思想内涵是方法论的根本,也是构成其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凯恩斯的《通论》为基础,分析凯恩斯经济学方法的哲学基础,并在方法论意义上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应当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宏观经济学只是其理论起源的一个方面,追求经济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应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是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从利益关系角度看,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与理论宗旨是论证说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与永恒性,所以其主线必然是致力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关系和谐与统一的说明。为此,主流经济学着力分析、论证私有制市场经济既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又可以协调或兼容利益关系,并极力维护、崇尚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倡导市场万能或市场神话。如果从本质上看,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完全符合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与基本精神,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从理论演进分析角度,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体制如何协调利益关系,并结合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主张,得出西方经济理论在本质上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当前书价高涨、人们购书热情不高,从经济学角度进行成本分析,可揭示其深层次原因,找出降低书价的必要性,按照马洛斯的欲望层次论及成本产出理论我们得出结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提高对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有巨大的反作用力。政府应尽可能加强物质建设,同时给予精神生活更多关注,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书价,使物质、精神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元论经济学》述评蔡富有现代经济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表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危机与东方经济学的困惑。众所周知,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革命"后,由于面临西方经济滞胀两难的局面,经历着深刻的危机。首当...  相似文献   

13.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一门探索人类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消费及创造的经济规律的学科——景观经济学,对于科学深入解释人类基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及其组合的高级物质消费行为及精神活动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就景观经济学的内涵及推行景观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效用满足不仅取决于物质方面,还包括人们心理和精神方面.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下,仅重视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够的,实际上,“经济人”还必须关注人们的心理、幸福、道德等多层面的感受,只有这样“经济人”才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说,“经济人”不仅要关注物本利益,还应更多关注人本方面的追求.物本经济强调金钱价值,重视物质利益胜过其他,但忽视人类的自由和福祉,这与人类的全面发展是不相容的.人本经济是在注重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多的关注人们的幸福、自由、快乐和情感,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不能或缺的.基于这种逻辑,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人类假设是更为合理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演变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体现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哲学与经济学、自然科学与经济学、假设前提的逐步放宽、国家与市场等方面。了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方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研究中的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民 《当代财经》2000,(11):3-10
西方经济学对人的研究表明:西方经济学是以财富的获取和占有为对象,以资源稀缺为出发点,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物本经济学;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实现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经济学的统一,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的统一,由于当代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胡立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强调经济学研究人,强化经济学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7.
经济学的定义众说纷纭,经济学的本质之争在东西方也一直在持续。时代在进步,经济学的本质讨论需要不断地发展,才不会阻碍经济学的发展。通过引用效率这个范畴,研究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与效率的关系,从而论证“效率决定了分工,分工决定了生产,生产决定了贸易”这一命题,并且找到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以追求私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也出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在承认西方“经济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既要追求物质上的利己。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利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人表现为物质上的利己为主、精神上的利己为辅;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物质上的利己将退居为次要地位,精神上的利己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江翔 《财富时代》2004,(8):78-79
我们“物质人类”的终极追求:有钱、有闲、有大量物质快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