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滕景奎 《价值工程》2013,(20):98-99
针对后勤装备备件专用性强、品种繁多、价格昂贵而后勤装备备件保障经费非常有限的问题,提出后勤装备备件筹措在贯彻厉行节约的原则下,综合利用统一订货、就地取给、修理和自制、回收利用和取之于敌等方法进行筹措。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09,(9):61-61
上海东湖机械厂是海军企业化工厂中具有武器装备制造和修理能力的军队装备保障骨干企业。工厂隶属于海军装备部,主要承担海军武器装备修理和重大军事行动的技术保障任务,以及各种新装备备件研制任务;民品主要是烟草机械的零部件、体(头)部伽玛刀等医疗机械、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8,(2):8-10
随着气象观测要素的不断增加,气象观测装备的种类也在相应增多,同时为维护各类气象观测装备运行所需的备件种类也愈来愈多。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历年来气象装备备件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后,计算出贵州省103种地面气象观测装备备件的累计百分比。按照ABC分类法对贵州省地面气象观测装备备件进行了分类管理。ABC分类库存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贵州省气象装备库存管理的效率,而且对合理拟定各类气象装备备件采购计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谢刚  韩坤  王胜德 《物流科技》2010,33(8):108-110
针对新型装备备件消耗历史数据较少,提出用仿真方法预测新型装备备件消耗。在分析影响装备备件消耗因素的基础上,做出一系列假设,用系统仿真的方法模拟装备的使用、故障和维修,以此预测备件的消耗。实例验证了用系统仿真方法预测新型装备备件消耗,其预测精度要高于传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晓辉 《价值工程》2011,30(23):304-305
针对战时装备分散配置,随装备件与运行备件的使用方法不同的特点,本文对运行备件保障率进行了分析,将备件运行量优化问题理解为特殊的二级备件保障问题,建立了基于随装备件的运行备件保障率模型,给出了运行备件最优数量的通用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为装备分散配置的部队确定运行备件数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4):22-24
随着气象观测要素不断增加,气象观测装备备件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贵州省气象观测装备备件故障率进行分析,初步判断出气象观测装备的磨合期、稳定期、衰减报废期的运行时长;利用EOQ模型计算出气象观测装备备件的最低库存量与其故障率曲线紧密相关。通过对气象观测装备备件的故障率曲线分析发现,同一气象观测装备备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其故障率曲线分布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战时装备备件品种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眼于新军事变革下装备备件保障的特点,首先分析了战时影响装备备件品种确定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备件品种确定的模型,最后,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战时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备件的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后勤装备动员是后勤保障力量动员的重要内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能否快速实现后勤装备的动员,关系到后勤持续的保障能力,关系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文中简要概括了后勤装备动员的特点,并对提高后勤装备动员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后勤装备特点,提出分级储备和多种储备模式相结合的后勤装备器材储备原则,利用ABC分类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后勤装备器材分级储备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后勤装备特点,提出分级储备和多种储备模式相结合的后勤装备器材储备原则,利用ABC分类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后勤装备器材分级储备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王明星 《价值工程》2015,(22):181-183
高校固定资产是保证学校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管理既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对策,其次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采用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优点,最后介绍了几个常用的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建投资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城建资金的缺口也不断扩大。作为目前南宁城建最大的投融资平台,南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南宁城建集团)在融资方面存在融资渠道单一、商业化融资能力弱、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影响大等问题。为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拓展城建资金的融资渠道,南宁城建集团进行融资创新产品的尝试,引入国开行固定收益股权投资产品,以突破城建资金融资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13.
刘芳  黄忠 《基建优化》2003,24(4):26-29
从介绍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固定资产投资组成和估算的阶段划分,重点说明国外估算中指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单元估算法、朗格系数法和资金周转率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最新国外估算方法投标统计表回归模型及模糊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江波 《价值工程》2010,29(22):66-66
随着我国路桥建设的发展,桥梁的路面破损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由于桥梁道路承载着交通路网的重要功能,因此快速修复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混凝土混合料、外加剂、配合比设计等方面介绍快速修复技术在桥梁路面中的应用,并指出我国的快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设备更新最佳时期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学芬 《价值工程》2005,24(8):86-89
任何设备在整个使用期内,都客观存在年度总费用最小的时期,此时更新设备效益最佳。探讨不同折旧方式下静态和动态的设备更新最佳时期方法,有助于实际工作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公路是我国重点的基础设施。新经济形势下,在新的公路建设模式中,公路施工企业是以承包商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并以投标方式获取工程项目的。在具体的工程投标工作中,施工企业如何才能提高公路工程投标的中标机会呢?针对这个问题,文章主要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科学地选择投标项目以及提高公路工程标书的编制质量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文章以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为例,主要分析了影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思路和途径等。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takes stock of megaproject management, an emerging and hugely costly field of study, by first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f how large megaprojects are by measuring them in the units of mega, giga, and tera, and concluding with how we are presently entering a new “tera era” of trillion‐dollar projects. Second, total global megaproject spending is assessed, at US$6 to US$9 trillion annually, or 8% of the total glob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which denotes the biggest investment boom in human history. Third, four “sublimes”—politic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 and aesthetic—are identified and used to explain the increased size and frequency of megaprojects. Fourth, the “iron law of megaprojects” is laid out and documented: Over budget, over time, over and over again. Moreover, the “break–fix model” of megaproject management is introduced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iron law. Fifth, Albert O. Hirschman's theory of the “Hiding Hand” is revisited and critiqued as unfounded and corrupting for megaproject thinking in both the academy and policy. Sixth, it is shown how megaprojects are systematically subject to “survival of the unfittest,” which explains why the worst projects get built rather than the best. Finally,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nventional way of managing megaprojects has reached a “tension point,” in which tradition is being challenged and reform is emer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