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朝和清朝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构成了中西方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主要旋律.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中国的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影响,在建筑和室内设计的领域中尤为突出,中国也越来越热衷于各种欧式风格,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在西方也兴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特色的风格满足了西方人对理想国文化的装饰愿望,从而像洛可可这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化基础之上产生了借助东方文化提升西方文化的艺术新时代,最终导致了近代西方文化崇尚中国风的流行.本文通过对于中西方文化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双面交流过程和产生的后果进行研究,让我们能够以此为鉴,用更加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外来文化和风格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洋海 《价值工程》2015,(5):298-299
英语电影是西方英语国家进行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国家通过英语电影这种媒介传播手段实现了文化交流的基本目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促进世界文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实际交流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促进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是英语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和日本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渊源在于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在面对构筑于商业社会之上的西方思想文化时,有一种先天的消化不良。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差异,给中国的启示就在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强大并创新。  相似文献   

4.
刘俊燕 《新远见》2010,(3):45-50
儒教文化在东亚光辉灿烂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当西方列强带着西方文明到来时,儒教居然一时之间失去了所有的光辉,中国也随之从国际社会所仰慕的文化大国跌落为被西方列强所侵犯和掠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但是,无论是在近代以前还是其后,儒教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  相似文献   

5.
"仇猫"是西方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在福柯的"异托邦"理论视域之下,西方文学中相关叙述构成了文学空间、社会政治空间等多重空间交叠并置的"仇猫异托邦"。本文从西方文学文本中猫的社会文化现象出发,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中有关仇猫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西方宪法思想及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宪法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深植于西方思想文化土壤中的,本身又是西方历史长期衍生的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西方宪法思想的文化基础根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的理论,后在近代的洛克、卢梭和孟德斯鸠等人的理论中得以形成和完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理论论述中。  相似文献   

7.
张蕊 《企业导报》2011,(10):277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国的文化在国际的交流地位逐渐走向成熟,从而改变在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相对于具有好汉丰富内容和久远历史的中国园林而言,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发展步伐在加快。  相似文献   

8.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旅游资源整合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在中国史学界素有五千年看西安,一千年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的说法。天津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城市之一,保留了一批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风貌建  相似文献   

9.
"身体写作"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作为反抗男性话语霸权的工具,从80年代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文坛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热点。"身体写作"由于受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背离了支配自己身体,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构建女性主体的初衷,落入男性文化的窠臼,又一次成为"被窥者"和"他者"。  相似文献   

10.
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是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批造型独特、工法精良的建筑。这批建筑遗存数量较多,并且由于体现出中西建筑文化双向流动的典型特征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南通地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遗产的考证和实地调研,从建筑的形态趋向总结了式样的四种基本类型:即洋门面式样、石库门式样、外廊式样及大屋顶式样,通过对建筑式样的典型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剖析,可以看到西方建筑文化在进入中国内陆中小城市过程中被吸收、被改造的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可就是在这动乱的时代,出现了文化思想繁荣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文化结构的变化、近代文化与政治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文化动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 《财会月刊》2004,(9):58-59
一、日本的文化背景 我们知道,日本文化在世界文化区域概念上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广义上泛指欧洲以东的文化,狭义上是指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日本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中国文化的输人运动,尤其是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批量"引进到日本.到了近代,日本又提出"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这样西方文化又融会到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中,构成了人们现在所称谓的"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是随着西学危机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兴起和繁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与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与西方文化中国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信仰.  相似文献   

14.
常雁 《活力》2009,(18)
中西文化作为最具代表性民族异质,通过文化交流、彼此借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及内容限制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融合的过程.面对当今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在文化全球化视野下,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求同存异、多元共存的整合原则,力求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找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连接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差异下关系营销的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营销产生于西方,对于中国而言是舶来品,但是,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家,这一点与西方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关系营销理论在进入中国后,通过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的结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本文拟在阐释关系营销理论起源与中国人际关系文化含义的基础之上,通过与西方文化体系中关系营销特点的比较,对中国关系营销的本土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近代史上,澳门不单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亮点,也是中西双向文化交流的起点,更是中国惟一长期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明清期间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自然的历史文化联系,澳门与欧盟、拉丁语系国家和葡语国家一直保持紧密的关系。澳门可算是外人能体会中华文化与拉丁文化相互交融的惟一中国城市,在400多年来中葡在经济互惠互利和文化、宗教相互尊重下,做到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国画是我国艺术的精粹,它以笔墨为工具,以写意为灵魂。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国绘画形成自己固有的根基,那就是博大精深的笔墨精神和写神精神。本文通过对齐白石画《虾》"三变"过程的剖析,引出各个历史时期对"形神"关系的态度,反映在历史进程中形与神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形神论"为中国形神观的形成作了极为重要的准备,五代两宋时期,随着文化经济等的发展,"形神兼备"形成了此期最重要的表现形态,画工画的精工谨严受到士大夫文人观念的批判。到了元代以赵孟頫为首的士大夫文人在"复古"的旗帜下,以"写心"为表现标志走向了以"神似"为主体的观念。到明清时期,强调笔墨的表现作为创作主体,主观精神的表现重点,忽视"形"的表现,最终导致绘画主体精神的衰微;西方文化的冲击令许多有识之士痛感国事萎顿,绘画形式的陈陈相因,创新精神萎靡,提倡绘画表现现实及人生,以西方写实绘画改良中国画。在这种形势下,一批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切感受的知识份子,以吴昌硕、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等为代表主张在拓宽文化视野的前提下,发掘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因素,特别是具有民族艺术精神的形神观,与改良派形成了一大对比,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精神和性格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发现”世界的第一人──徐继畬再论王振锋近代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唯一出路是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而这却首先有赖于国人对近代世界和西方的“发现”,即将一个真实的西方世界这一“客体”放诸国人面前,以作为学习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向西方寻求真...  相似文献   

19.
<正> 企业文化理论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结合的产物。自从80年代中期这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传到中国以后,得到了迅速传播,涌现出了一批有关企业文化的学术著作和一批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成功的企业。当前的任务是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使企业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考验,并一层风采。为此,我提出要重视企业色层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燕 《活力》2010,(20):97-97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解决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历史课题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文化传统的国家来说,关键在于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主流科学文化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