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可就是在这动乱的时代,出现了文化思想繁荣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西方文化的冲击、近代文化结构的变化、近代文化与政治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2.
朱红 《价值工程》2010,29(14):227-227
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于当今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文婷 《民营科技》2014,(11):243-243
我国大学外语教育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当中始终存在严重的应试导向性,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成为了当下的热点,大学外语教育应该更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能够传播博大的中国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4.
李冰 《活力》2007,(12):62-62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德治主义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基本上是一贯独立的发展体系,虽然容纳了法家和道教的部分内容,受到过佛教文化的巨大影响,但在长期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定儒为尊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重庆近代名人研究应重视辛亥革命与中国地域文化转型研究的切入点,重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理论视角的应用,并因此可以发现《重庆人文精神研究》研究视域的不足,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机制存在的特点与其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贡献,象赵熙这样的朝廷命官、近代大儒,也因在其中的奉献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和日本对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接受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从根本上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思想渊源在于统治中国的儒家思想。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儒家思想在面对构筑于商业社会之上的西方思想文化时,有一种先天的消化不良。中、日两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差异,给中国的启示就在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必须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束缚,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强大并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04,(5):56-59
山西票号作为金融业的一种特有形式,曾一度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并影响了中国金融业近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把特定的文化信息、价值理念传递出去,以影响其目标受众和各利益相关者,使他们认同企业的文化、理念,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具评价力的社会公众,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社会公众是顾客,即使用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享受其服务的人或团体。第二类社会公众是企业的相关公共组织和所在社区的居民,即企业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个人和团体。第三类社会公众是政府和行业组织。第四类是公共传播机构。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向这些部门和受众传播,让这些最具评价力的社会公众来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欣赏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为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处于历史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一转折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在转折期的知识分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具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特点,但同时他们也接受新的知识,不断转变思想。总的来看他们既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同时也具有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意识,表现为在他们身上所具有过渡性、软弱性、不彻底性。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他们引领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引领了时代的潮流,因为他们具有了新的特点,且符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0.
11.
总结并反思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提出应从四个重要层面进行近代城市史的研究,即区域城镇发展与城镇体系、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城市文化。对这四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近代城市的发展动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结构分化所导致的城市物质空间重构,以及西方城市文化对传统中国城乡模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林德发 《企业活力》2008,(11):62-64
<正>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应运而生,从它诞生时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艰难发展。特别是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民族企业家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着力改革,把创建企业文化作为实现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荆棘丛生的环境中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14.
自清末、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余年动荡不安的历史造就了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各面彻头彻尾的变化,而号称社会形态最尾端的宗教自然也免不了这一变化,而往往发生大的变革之时,又通常会出现特定的历史人物来“配合”这些事件,锬虚法师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名僧之一,对晚近中国佛教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佛教之发展的作用自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学界多从新闻传播史视角研究中国近代广告,秦其文教授新作《中国近代企业广告研究》(以下简称《近代广告》)则基于经济史视角和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中国近代广告进行了深入研究,视角独特,史料翔实,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对于整个世界是需要通过世界通用语——英语来传播、发扬光大的。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是英语语言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传播大背景下,义乌以国际商贸名城而闻名,但义乌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举足轻重。目前,义乌文化外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播内容未整合、传播者不热心、传播语言单一、传播效果有限等。对此,传播者需提高自身素质,整合提升义乌文化,了解传播对象的文化需求,充分运用现代传播媒介,解决语言障碍。还要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以实现义乌文化对外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华商文化应是一种弘扬传统华商文化之精髓、吸纳全世界文化之优点、创新、融合、发展中的文化集合体。华商文化应当是中国品牌的灵魂,而中国品牌应当是华商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华商文化国际化与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进程中,华商文化是神,中国品牌是形,按自然界的规律,只有神形合一,神形相谐,二者才能实现较好的发展,也才能实现最终的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郁慧 《新远见》2011,(4):29-3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至今仍在起作用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制度等各种文化要素的综合。它既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由于人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因此人的活动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