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根据近代商标史料记载,清末时期(我们谈清末时期,主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算起)的商标法规,最早是从清末中央政府和一些帝国主义列强所签订的通商条约中所反映出来的。而当时要求制订商标法规,保护自己的产品上所使用的商标不被别人假冒的动机、想法,最早是由外国在华商人向清末政府提出的,并不是中国人自己提出的。 相似文献
4.
5.
读完《中华商标》2004第5期刊登的李冰同志的文章《商标转让中的法律问题》(以下简称李文),感到大家对商标转让有种种误解和猜疑,因此有必要对商标转让进行总体框架式认识、结构分析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7.
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分支,但有时候,人们似乎更愿意将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来看待。作为区别商品/服务来源最重要的商业标识,商标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然而,商标并非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商标的现代特性实际上是与反不正当竞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标权的本性要求专有,但在某些情况下又允许并存,甚至只能共有。 相似文献
8.
9.
10.
11.
2003年12月15日,曾富浩先生一颗紧悬的心终于放下来,在由广州市政府、广州市工商局、广州市商业局、广州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广州市著名商标评选活动中,“CONIAO高尼奥”商标作为唯一一个个人所有的商标赫然在榜。这可以说是曾富浩先生商标战略里程碑式的胜利。曾先生谈起“CONIAO高尼奥”商标战略的实施,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2.
13.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指将他人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去除后换上自己的商标,将他人的商品冒充自己的商品出售的行为. 一、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特征 反向假冒商标行为与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假冒商标行为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14.
商标的财产化及商标权人的“准作者化”——商标权扩张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商标逐渐远离作为商品的识别来源的基础性含义,而被转化成为一种资产、一种财产。在商标制度的几百年发展中,对商标是否会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或者商标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虽然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商标司法判例和商标理论倾向于认为商标已经从依附于产品的一种标志而转化为一种资产,其价值是厂商不能剥夺的。与此相适应,在商标财产化的基础之上商标权人具有“准作者化”的趋向。这两种趋向奠定了现代商标权扩张理论的基础,它们对以防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商标法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且也不能不深刻地影响到商标立法与司法。因此,从商标的财产化和商标权人的准作者化角度探讨商标权的扩张理论是有益的。本文愿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商标评审规则》自1995年制定以来,于2002年9月进行过第一次修改。那次修改增加了大量新规定,主要目的在于适应入世后实施新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司法审查的需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第一次修改是成功的,为规范我国商标评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那次修改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加之在实施中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国家工商总局于9月26日签发第20号局长令,对该规则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此次修改是在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未改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适用性,填补漏洞,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近一时期以来,国内抢注商标事件屡见不鲜。从去年年初“刘老根”商标被抢注的风波,到“木子美”、“绿茶”被抢注,到央视《同一首歌》被作为酱油、醋等调味品商标被抢注,等等。有关影视剧名被作为商标抢注而引起的纠纷让人们不禁反思:中国人的商标煮识变强了?还是仅 相似文献
18.
商标权,作为一种在法定期限内受到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不象版权一样自动产生权利。商标权的取得,需经商标权人依法向国家行政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交纳必要的费用,由国家行政主管机关依法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美国耐克公司诉西班牙公司、浙江进出口公司、平湖服装厂商标侵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后,我国法律界、企业界对定牌加工企业的生产行为究竟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讨论愈加广泛和深入。在此,笔者就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