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7年起,美国沃特财务集团完成了超过60例反向收购(RTO),而“反向收购”就是国内所熟知的“借壳上市”,顺理成章,沃特财务集团被称为美国“借壳王”。在沃特中国首席代表张志浩看来,实施反向收购是在美上市的好办法。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企业在海外买壳上市的案例众多,单单美国一地成功者就已有10多家。沃特2003年刚进入中国就已做成了两单生意,2004年可以操作的国内民营企业在美国借壳上市的数目预计1O个左右。20O3年11月,张志浩在上海浦东金茂大厦接受《商界名家》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2.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选择上市来进行融资。然而,国内的高上市门槛使得很多公司被拒之门外,而选择上市门槛较低的海外市场。美国资本市场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之后,发展成了现如今在所有海外市场中,最成熟、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很多企业由于对美国资本市场,及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上市的流程等的不熟悉,而在上市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对美国资本市场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不同行业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路径、流程及其他重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那么,国内同样存在着资本市场,为何大批企业纷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呢?  相似文献   

4.
何晓春 《浙商》2010,(3):36-38
针对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沃特首创了APO(融资型反向收购)的模式,已成为中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主流,APO的数量远远超过IPO的数量。  相似文献   

5.
春暖花开的四月,却是海尔集团借壳海尔中建在香港上市开花结果的时节。4月6日,海尔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将以反向收购方式,由海尔中建收购海尔集团的洗衣机业务和移动手机业务。为收购上述资产,海尔中建将向海尔集团定向增发合计14.53亿港元的新股和可转债,并支付5000万港元现金。收购完成后,海尔集团将成为海尔中建的控股股东,海尔中建将向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申请,当作重新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台,海尔集团选择了一条适合自身的海外上市道路加快了自己国际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傅成玉     
《新财富》2009,(8):92-92
他参与推动中海油海外上市,成为能源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带领中海油实现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主导中海油海外收购,更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那么,国内同样存在着资本市场,为何大批企业纷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呢?  相似文献   

8.
浅议反向并购及其合并报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孪娜 《商业会计》2011,(15):20-22
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俗称买壳上市,它是一种不符合IPO(首次公开发行)要求,但又能合法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非上市公司股东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进而控制该公司,再通过配股等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自己的优良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在对反向并购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区别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反向并购的分类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谭小兵 《大经贸》2004,(10):62-64
当当网在获得美国老虎基金的投资后,与卓越网展开了"肉搏战";在拒绝亚马逊的收购后,开始谋划在海外上市。经历漫长的严冬后,中国电子商务开始回暖。国内各电子商务网站采取种种措施吸引"眼球",国外资本也把眼光聚焦到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作为最早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近来更是内外出击,动作频  相似文献   

10.
《新财富》2006,(9):41-41
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将有哪些深刻变革,企业可获得什么机遇,上市选择本土还是海外;萨班斯法案实施带给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哪些严峻挑战,怎样准确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的环境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能否获得捷径;海外资产怎样监管,如何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票期权等激励约束机制为何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量企业选择在美国、英国、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上市融资,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融资能力较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也较为完善,治理标准较为严格,我国企业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上市,面临的是比国内更强的治理约束环境,这将对于改善中国企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海外上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作用,并对企业海外上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国资本首次收购美国银行机构获批,表明中资银行拓展美国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我国银行业涉足海外市场成功案例,剖析其成功原因,希望以银行业为蓝本,为国内各类资本涉足海外市场提供一条平稳、渐进、有借鉴意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新浪微博     
《浙商》2011,(12):28-29
[资本频频入股国外酒庄]在国内红酒市场一片火爆的情况下,海外酒庄频频被国内资本收购。“传统企业谋求新的投资渠道或产业多元化,闯进红酒市场,这是个新现象,以后这样的企业应该会越来越多。”宁波保税区永裕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江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证券报》在头版刊出一篇署名文章即《关注国内资本市场的外包现象》[以下该文简称为《现象》]。该文章尽管是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刊出,但道出了一直以来市场所流传的一个说法,即国内大量的优质公司到海外上市,将弱化国内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那么国内资本市场一定会走向边缘化。  相似文献   

15.
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简称“纳市”,即Nasdaq)成功上市,又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走进国际市场;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马云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将会上市,纳市是其意图所在;博客网总裁方兴东近期也念念不忘奔赴纳市;而金山软件也已经于去年在着手海外上市……在海外,尤其是在互联网寒流过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股经过几年的考验之后,终于以优异的表现征服了海外投资者。那么在喧嚣之后,谁会成为新一轮的资本宠儿?  相似文献   

16.
浅析我国海外反向收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海外反向收购之路近二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我国海外方向收购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众多中国企业(中概股)纷纷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出,是理性的回归,还是无奈的选择?通过对2009年以来从美国退市或正在进行退市的中国企业的分析,笔者归纳了2009年以来从美国退市的中国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在分析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私有化的具体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拟退出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在私有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美国苛刻的萨班斯法案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型国有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香港作为重要的境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地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张明倩 《商业研究》2006,(14):135-138
近年来,在金融国际化、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疲弱不振的背景下,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热潮。企业为何不惜高额成本海外上市?必须就此问题对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做深入的比较分析,才能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初期,以百货商店,物资公司为代表的国资商业零售企业可以直接获得政府的资金调拨,或者通过国有银行的贷款获得自身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来源。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陆续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零售企业把在一级市场发行流通股或者二级市场增发股票作为筹资的主要途径。进入新世纪后,全球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也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零售企业海外上市,也成为业内的一种新的潮流。我国零售业全面走向对外开放后,国外的一些零售巨头为了抢先占领我国的零售市场,通过兼并收购或者风险投资的方式,成为国内的某些零售企业的股东,向其提供资金,也助其完成融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