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内涵及作用,分析了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具体含义,提出了推进精神明建设法制化的具体措施,并批驳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对立起来的片面观点,揭示出“德法合治”思想与精神明法制化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以德治校"是新世纪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它具有一系列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以德治校"体现在制定规划,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建设,进行德育课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对合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对坚持发展先进化、搞好群众性精神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促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应对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德治国”方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重在建设的具体实施途径是内容的确定是前提;首要任务就是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是根本;贯彻以德治国,还要把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德治是人类社会用道德控制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实现形式有:榜样示范,道德礼仪,教化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和宗教家法,舆论褒贬。德治与人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民主的基础上的德治才是真正的德治。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育”民,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概括为: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之一,以德治国,必须重视以德育官,以增强理论功力、实践能力、人格魅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法治国,以德固基。  相似文献   

8.
9.
以德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以德治教育是育人的关键。因此,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道德建设的构建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德育的基础地位,加强教师道德素质教育,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强教育量化目标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印发,为实施以德治国设定了基本的步骤和目标,同时也为法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要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和"以德治国"与时俱进的内涵,认真研究解决在实施"以德治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论述了"以德治国"的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提出了实施"以德治国"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提为治国方略,具有开创性意义。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社会主义的“德治”是“法治”前提下的德治,是在扬弃了传统德治思想基础上的德治,德治的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明。  相似文献   

13.
体育道德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在体育教育和体育实践中形成的一般行为规范,是调整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较其它职业道德,具有更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重新定义个人目标函数和提出个人目标函数最低心理预期的概念,认为个人自由可由其目标函数值的排序的临界点来严格定义,从而梳理清了公平和道德概念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宗法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实施的负面影响.作者根据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和农业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根除宗法制余孽的具体办法,并且指出,只有通过农业人口的集团化、社会化调配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才能消除中国农村的落后性、封闭性,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国家的契约化、公司化、社会化,最终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论营销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市场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市场营销道德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时代的道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因特网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由于网络的数字性、虚拟性的特点,使原有的传统道德失去了生存环境并引起诸多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使一种适合网络特点的新的道德规范尽快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