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粮食产量增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高效施用化肥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我国化肥生产量以及使用量位列世界前茅,但是化肥企业由于有技术落后、产能过剩严重、经营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究现代竞争形势下化肥企业营销策略方法,以促进化肥企业实现现代化经营,提高化肥企业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2.
朱坤 《中国海关》2013,(6):74-75
依托正泰集团完整的产业链,浙江正泰太阳能不仅创造产品同时也创造需求,参与下游电站的建设使其在光伏行业困局中成功突围。2013年3月21日,曾经的全球光伏行业龙头无锡尚德正式宣布实施破产重整,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在此之前,中国的光伏行业不断地遭受打击。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是欧美,但近两年美国和欧盟双双对中国光伏产业举起"双反"大棒。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光伏市场增长乏力,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全球光伏产品市场需求32GW,全球产能达到60GW,中国产能就达到40GW。库存大量积压导致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跌,无论国内国外,整个行业的景气度都急剧下跌。有数据显示,国内光伏大厂产能运行率50%左右,小厂普遍停产;上市公司普遍陷入深度亏损。  相似文献   

3.
刘碧 《中国电子商务》2014,(16):161-161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光伏产业得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光伏产业在政策支持下,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长期依赖外部市场消化过剩产能,经济危机后贸易摩擦不断.欧盟双反严重打击了中国光伏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从欧盟对华双反探寻中国光伏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产能过剩问题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2009年年初发布《船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09年9月出台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均显示出政府对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刘先雨 《消费导刊》2014,(10):52-52
在国际经济低迷和我国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并具有普遍性,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绝对过剩。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应积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转变产业调控政策,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氮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化肥品种,尿素占我国氮肥使用量的60%以上。2007年以来,由于尿素产能过剩,加之成本上升、出口受限,导致尿素生产旺季不旺,市场疲软,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行业亏损加剧。这种状况是影响氮肥  相似文献   

7.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8):52-53
从中国化肥发展进程中可以发现,中国化肥产业由小到大,经历了几次“上上下下”——几年一次调整、整合,然后是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化肥产业经过一个景气高峰之后,自然就会进入新的调整阶段,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本次进行的调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矛盾已经制约了产业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克服了发展中的困难,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化肥行业的几次调整也证明了这点,很多新的行业增长点正是在调整中出现的,很多新的技术装备是在整合中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贸导刊》2009,(23):109-110
仅凭"抑"字难解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在很多行业存在,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是系统性、体制性的,单凭一个"抑"字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抑"之外还必须从其它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更大成效。如从环保、保证或提高劳动者福利等角度,  相似文献   

9.
刘燕 《商》2013,(14):247-247
一、当今中国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就传统行业而言,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此外,有色金属行业的电解铝这些年的无序扩张也导致了长期产能过剩的风险。其产能利用率在2007年将近90%,由于盈利丰厚,各地一窝蜂而上的结果是产能扩张太快,行业产能利用率迅速降低,近两年已经降至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57-57
中国电解铝行业疯狂扩张,产能过剩严重。从2002年开始电解铝产量开始过剩,受需求下降影响,中国2008年电解铝过剩预计将达到50万t。电解铝需求增速放缓。受经济危机影响,来自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需求增速将大幅下滑,而来自于电力设备行业的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包装行业对电解铝的需求量保持稳定。预计2008年电解铝需求增速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刘巳洋 《商务周刊》2009,(22):73-73
8月26日在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倾向。除常见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之外,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行业也名列其间。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中国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行业理应“供不应求”。作为全球降低碳排放的有力工具和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新能源行业,为何却出现了“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2.
数据显示,2012年底,中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尽管这些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但仍有一批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政府转变职能、履职尽责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陈力 《市场周刊》2006,(1):42-42
行业景气展望 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化肥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从产业景气循环来看。2005年行业景气仍在成长阶段持续。煤、磷矿石和钾盐是制造化肥的主要原料。约占化肥总成本支出的7成左右.而其中煤炭由于是化肥中产量最大的氮肥的主要原料,其对化肥行业的影响也居功至伟。预计2006年煤炭价格将走入下行通道,而化肥则由于需求的稳定增长,价格上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2006年化肥行业的景气可持续向好。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化肥的施用一方面促进了粮食增产,另一方面也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对化肥价格、化肥投入量、粮食生产量的比较,发现化肥价格波动对粮食产量有负向影响。实施化肥价格政策,有利于引导企业和消费者通过改变行为方式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粮食安全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分析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双重目标下实行化肥价格政策的必要性,对当前中国的化肥价格政策进行了述评,探寻了现有化肥价格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从政策目标、政策本身、政策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性产能过剩问题原因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企业为达到规模经济,不断的增加投资、扩充产能,导致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跌、库存增加、利润下降,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的情况。本文着眼于经济理论的不同观点来探讨当前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长期性产能过剩形成的原因,并就产能过剩造成的经济效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1,(10):34-35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去年粮食总产突破千亿斤,为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按照总局"五个更加"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  相似文献   

17.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间接地创造了中国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世人公认的奇迹.实践证明,化肥对农业的增产贡献率达40%.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的信息,今年我国对化肥的需求总量是3800万吨,生产部门安排的化肥生产总量约为3300万吨.中国化肥市场潜力无限,国外竞争者都想抢占这大肥肉,以分得一杯羹.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国外化肥的准入量为1430万吨(实物量).在"洋肥"的中击下,我们的"土肥"能否保住自己的"奶酪"?这场"土炮"与"洋枪"的较量,最终谁是赢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已然成为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其次,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作用,在取得银行借款较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较低、土地使用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对于行业信息环境的调节效果不敏感。证明资本市场开放是通过缓解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降低标的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进而化解过剩产能。文章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利于缓解政府干预带来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在丰富了"治理产能过剩"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于实体"这一政策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成本函数法测度了2001-2013年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然后使用GMM和LSDV方法分析了外部需求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2008年以后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外部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过剩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非过剩行业来说,外部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垄断因素并没有降低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产权、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软约束对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起到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央政府力图通过"专项奖补资金"的形式,用政府补助化解过剩产能。为此,总结了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钢铁行业的实际案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如何作用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提出政策建议:政府补助不应对产能过剩严重的亏损企业进行大量补助、政府补助要专款专用、政府补助要用于发展新产能、支持新的吸纳就业产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