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五年农业徘徊的老区泰和县农业进入了一个由温饱型农业向致富型农业转换时期,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由1988年的9343万元提高到1991年的的15576万元,增长40%,农民人均收入由1988年的452元增长  相似文献   

2.
田园的跨越江西省泰和县发展特色农业见闻□胡书慧黄从周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得名的江西省泰和县,近年来,在加强常规农业的同时,着力主攻特色农业,依托地方资源,扬优成势,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财政收入1993年比1990年翻一番,达3640万元;1...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了老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以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为契机,加大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模式。泰和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吉泰走廊重点县、农业大县。作为挂点扶贫县,周萌时刻牵挂泰和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倾情帮扶出"实招"。2012年3  相似文献   

4.
明天更美好泰和县扶贫攻坚纪事胡书慧周根八五期末,泰和县在册的省定贫困乡还有4个,它们是水槎、中龙、南溪和石山。21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泰和县干部群众以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为完成“决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的历史使命,向贫困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鄱阳县、修水县、泰和县、武宁县等县市涉农补贴的相关部门和农户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显现出积极作用,赢得了农民的广泛拥护。但是,目前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补贴力度偏小,补贴对象不明确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澄江镇发展泰和乌骨鸡生产调查曾子云,黄从周泰和县澄江镇大力发展以泰和乌骨鸡为主的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三高"农业的新路子,加快了小康进程。199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元,其中仅饲养乌骨鸡一项的收入占6.0%,达到人平600元...  相似文献   

7.
泰和县“科教扶贫”显成效江西泰和县全面实施“科教扶贫”战略方针,在科技推广、教育改革方面不断下功夫,促使贫困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脱贫造血功能,取得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已有96%的扶贫对象脱贫。扶贫对象年人均收入已增加950元。——扫除青壮年文盲。...  相似文献   

8.
田园新曲     
田园新曲曾子云,黄从周经商可以发财、打工可以赚钱。可是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中生白玉,地里出黄金"仍是他们热切的o盼。种田能致富吗?请听江西省泰和县苏溪乡的江西吉泰盆地南端的泰和县苏溪乡,有一个"万亩田园化工程。"这里,树成行、田成方,排灌分家,机...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3,(23):6-7
农垦人是一个困难较多的特殊群体。其中之一的是住房难。2011年下半年以来,泰和县多方筹措资金,并通过实施“五统一”工程,解决农垦人住房难题。2014年新年到来以前,将有97户农垦人共388位农垦职工住进新房。古国旗,1967年出生于泰和县武山垦殖场油居分场,是个土生土长的农垦人。上世纪“走日本”时期,父辈们走到了泰和县,1957年成立了油居分场,父亲古有望和母亲李玉英双双成了场里的农工,成了“垦一代”。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泰和县把乌骨鸡开发利用作为系统工程、把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为实施乌鸡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使这一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使乌鸡繁育、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泰和县从县情出发,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促进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城镇为主,辐射乡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上圮村地处江西泰和县东南部山区,是全县有名的特困村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里先后办起了电镀材料厂、蜜饯厂、化学助剂厂、砖瓦厂、榨油厂等企业,我们还根据本地山多田少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江西泰和县的武山脚下,是世界名贵珍禽乌骨鸡的产地。因它的全身皮肤、骨头、肌肉和内脏都是黑色而得名。又因为它原产于泰和武山,所以又称为“泰和鸡”、“武山鸡”  相似文献   

14.
友情传书     
友情传书泰和老区农民支援京九铁路建设地处京九铁路附近的泰和县上圮、中龙、水槎、老云盘特困乡,积极支援京九铁路建设。1993年,已有4个乡开办了采石场12个,为铁路提供碎石10万多立方,实现总产值170多万元,获利润48万余元。与此同时,这些乡镇群众还...  相似文献   

15.
泰和县栖龙乡白头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在致富道路上一步步迈进。199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54万元,人均纯收入1110元,比1982年增长11倍多。今年,该村遭受两次洪涝灾害,全村干群抗灾自救,花生、西瓜仍获得好收成,1200亩甘蔗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脚下泰和县千烟洲,是一个总面积为三千多亩的红壤低丘地区,原来无林、缺水、少肥、低产、经营单一、粮食亩产仅229斤,人均收入120元,不足以温饱。一九八二年经过综合考察、规划,一九八三年开始开发治理试点,经过三年努力,昔日的贫脊红壤荒丘,已经呈现一派林草粮丰的田园  相似文献   

17.
广袤山川,苍翠欲滴,雨后的崇山峻岭,更是明净如妆。在这群山包围中的江西省泰和县是如此的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美丽的景色使我们舒心惬意,但是处于深山区的村民也时时刻刻让我们牵挂,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是我们执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地处“吉泰盆地”的泰和县,80年代初期,开发乳役兼用牛,被列为省科委的“星火计划”。目前,全县乳役兼用牛已发展到3669头。为形成系列开发,取得更大的效益,今年4月,该县建成了一座日处理5吨鲜奶的乳品加工厂。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泰和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地扶贫开发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合实际制定了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意见。经过各级的大力扶持和支持以及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5....  相似文献   

20.
1999年4月,江西省泰和县腰缠万贯的青年个体户陈某,因吸毒过量不治身亡,令人叹息不已:陈某前十年还是扶贫对象,为什么刚过上好日子,三十才出头就死了呢?正如摆脱贫困需要扶持引导一样,富裕起来的也需要扶持引导。君不见有些刚脱贫的农民患了“富贵病”:求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