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史学会第四届年会于1998年9月20日—23日在上海举行。这次盛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协办。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会议主要就城市经济史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涉及到经济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由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经济史学会联合主办 ,中南财经大学与湖北大学协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8月 14日至 17日在湖北武当山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提交论文 70余篇。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经济组织与市场发展” ,围绕会议主题 ,中外学者分为三组 ,分别就商人、商人组织与商业网络 ,企业制度与中国早期市场的发育 ,现代中国市场与世界经济等问题 ,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和学识特点出发 ,展开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讨论与争鸣 ,将中…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24篇,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位专家学者莅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史学科近两年的进展与前瞻》的学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7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24篇,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位专家学者莅会。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史学科近两年的进展与前瞻》的学会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28—30日,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及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及经济史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当山召开。会议共收到38篇学术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当代中国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共湖北省委、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七十位专家学者聚首论剑武当山,探讨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会议就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统一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演变问题,三农问题,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问题等进行了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共识。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政府职能与作用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4年 7月 2 1— 2 2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 ,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中国、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 70余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经君健、中国宋史学会会长王曾瑜、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李瑾明、美国华伦威尔逊大学博士韩东屏作了讲话 ,强调了政府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希望加强中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会议收到 2 7篇论文。会议就政府的经济职能与作用、政府行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经济史研究的方法和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武汉大学、三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于2012年9月14日—20日在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地的18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论文120余篇。与会学者涵盖了中国经济史学会所属的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四个专业委员会,是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参会人数多、年轻学者多、提交论文多、地区分布广的一次中国经济史年会。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 8月 17— 18日 ,中国经济史学会 2 0 0 4年年会在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与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现将主要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古代经济史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较多涉及古代的工商业。抑商问题是中国古代一个古老而重大的问题。张学君、张莉红的论文《中国抑商观念的由来与抑商政策的演变》认为二千多年来抑商观念和抑商政策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有害的作用 ,它压抑了商品生产和市场流通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推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作者认为中国商业在战国、西汉时期达…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喜获丰收的一年。本年度正值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为此,7月12至15日,中国经济史学会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联合主办了“中国经济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80余篇。会议就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区域社会与国内市场,社会转型与经济全球化,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学术交流中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详见会议纪要①)。这是…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轻工业经济史学会筹委会、经济史学会现代史分会联合举办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经济研讨会,1992年5月9日至13日在四川省峨眉市召开。来自中央部委、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以及有关单位的30多位代表到会,提交论文20篇。现将会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彭罡 《特区经济》2001,(9):35-36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是在既定国际关系准则约束下争取自己国家最大利益的“经济人”。政府行政作为“国家的组织活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削弱经济职能,而 相反地强化了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如日本学者正村公安所说:全球化“与其说削弱了经济性国家主权,还不如说是加强了各国政府的责任,即在充分理解本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影响的基础上,采取适当手段,有效地先例经济性国家主权”。对中国来说,即将“入世”意味着融入全球化浪潮的步伐加快了,因此,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合理的经济职能,提升良性的政府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论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以“独立自主、扩大开放”方针为指导 ,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几点思考 ,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保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15.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J. M. Keynes, Londen, Mac Millan and Co., 279 bladz
  相似文献   

16.
17.
Join the atlantic economic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its role as a driver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the 1970s, in recent decades the rise of China has seen the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of Japan's economic performance recede from the public discourse. This is notwithstanding its continuing key role as economic partner to both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hanges in its economic performance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a matter for global concern. In particular, the tendency for the Japanese economy and its external trade to stagnate not only has immediate consequences for global performance but also foreshadows a path to industrial transition for other key Asian economies. This paper reviews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Japan's performance. It identifies a paucity of results addressing glob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s new research in this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history of ASEAN-India relations and the changes currently taking shape as a result of the Indian economic reforms and the country's look East Policy. The paper then argues that 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both sides arising from the likely new growth scenario for India outlin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20.
如何防止"中部塌陷"?笔者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了思考。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应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以信息化、城市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城市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推进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