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开发利用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与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多个相关问题:贫困问是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模式;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与对策;“人口红利”、“教育红利”和“人才红利”;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参与者;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性和部门分工。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 ,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的一体化 ,而且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应该采取措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让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到国际劳动力市场去寻找出路。劳务输出对中国来说 ,既是现实的需要 ,又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就全国总体而言,劳动力供给进入以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一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的新阶段。本文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以贵州贫困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得出如下结论: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着不断外出务工的趋势和概率,而且在较长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不断扩大,从而其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具有可持续性的。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是中国人口红利时代的拐点,这意味着中国将逐渐进入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变化了的人口结构,大力发掘老年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借鉴日本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迁移收入转移与贫困变化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迁移日益普遍,贫困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利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对迁移收入转移及其对贫困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具体分析了迁移收入转移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表明,中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行为与“利他性”假说相吻合,这表明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可以视作一种积极的反贫困行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具体分析,本文也发现劳动力迁移的确成为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迁移人口与其他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福利状况有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治理体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却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1045户农户数据,采用多元处理效应模型探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及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乡村治理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对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造成了严峻影响,且其影响程度呈现出“差序格局”。其次,相较于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社会信任稳态的冲击,劳动力市场排斥对农户的冲击影响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大。最后,当精准扶贫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对农户造成双重排斥时,农户社会信任将出现系统性失衡。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度,调整扶贫资源分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性市场培育;另一方面要鼓励并保障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充分就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提高农业人口收入并扩大农业部门就业,进而缓解制度及经济双重排斥对中国贫困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建设,农村现有青壮劳动力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年龄比重结构严重失衡,致使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加快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对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国家级贫困县临县农村实地问卷调查,从样本户的年龄构成比例、身体健康情况、收入情况及样本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等情况入手,探索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实际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需要从政策、收入、农业产业化、公共服务入手、吸引新生代农民回乡就业、留乡创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典型的贫困地区与全国和国外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指出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分析我国现行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劳动力转移模式和国外的大城市化的单向转移模式的利与弊之后,提出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应走第三条道路——向场镇集聚转移模式。为实现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作者提出了优化内部环境和改善宏观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二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劳动力、农业技术以及产业集群效应等问题的制约,导致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动力不足且收效甚微。本文剖析了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并指出了贫困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比其它一切物质资源更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有十分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尤其在当前,贫困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有效减轻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无现实意义。一、贫困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浅析#一$经济落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现与贫困地区的落后经济是分不开的。一是生产结…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不同产业间的组合配置构成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的关键手段。人力资源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源间的关联发展规律,分析二者协同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推动落后地区产业升级与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与特点,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并对广东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笔者认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和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外农村劳动力的流入量将减少;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省内贫困地区仍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聚集地。受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仍主要聚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农村反贫困战略下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魏江茹  宋岭 《农村经济》2003,(11):93-94
一、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型”战略的透析多数贫困地区在反贫困中往往提出“资源开发型”战略。在这种战略中 ,“资源”是特指自然资源。因此 ,笔者认为 ,这种战略开发思想不仅未充分研究开发方式 ,并且也没有考虑到资源的深刻内涵和外延 ,明显忽略了其它资源 ,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 ,贫困地区完全无视人力资源在脱贫中的作用那是不恰当的。贫困地区在制定战略时通常会提出人才引进措施 ,但是这些政策往往流于表面 ,而且根据人力资源理论 ,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不会自动主动流向条件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 ,以目前而言 ,事实确也如此。…  相似文献   

16.
况娅芸 《南方农村》2009,25(3):71-73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以及路径选择。主要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各种素质,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群的生产力 ,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高效和优化发展。它主要涵盖两个方面 :一是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 ;二是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人力资源利用也得到了改善 ,但其开发现状仍不尽人意 ,主要表现在 :1 大批农村劳动力闲置 ,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 0 0 0年我国乡村人口92 819 7万人 ,其中乡村劳动力 4 796 2 1万人 ,比1999年净增 2 0 6 %。据统计 ,自 1978年至 1997年 ,新增劳动力 15 32…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主要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各种素质,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体系,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下 ,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便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不断增多 ,特别是贫困地区。仅我们义县去年就有 4万多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 ,其中很多人常年在外。面对这一现象人们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如何客观现实地看待分析这一现象呢 ?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贫困地区基本上都是农村人口多 ,要实现由温饱迈向小康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作用 ,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合理安置他们就业。   1、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现人均GDP的提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提高贫困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而资本的投入如果没有被正确地利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甚至造成浪费.因此,人力资源便成为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的投入及管理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投于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远不能满足其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