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关于目前国有小企业在代理机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已在《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必须改革产权代理机制》一文(见《中国商办工业》2000年第二期)中作了探讨。如何尽快改变这种代理机制,形成一种新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有小企业产权代理组织结构,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
冯璐 《中国市场》2013,(28):34-35
代理成本来自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代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企业的运行发展,而此问题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本文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视角,以国有IPO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国有企业因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完全分离带来的代理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从股权制衡、股权激励以及薪酬激励方面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优化国有公司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 国有小企业产权代理机制系指资产权属由其主管部门代为管理的相关制度。这种产权代理机制,已对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产生了阻滞。 一、现行国有企业产权代理组织结构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相悖 1.现行国有小企业产权代理组织结构的多元格局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调整要求相背离。传统经济体制形成了国有小企业产权代理多部门并存的多元格局,这种代理组织  相似文献   

4.
国有控股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既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从而降低了国有控股银行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国有控股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国有控股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既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又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导致了一系列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及问题,从而降低了国有控股银行运行的效率和安全系数。国有控股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及阏题的分析将有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实践中,普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状况。本提出西方的融资结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从而在内部人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假设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融资模型,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委托代理特点的融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进出口经理人》2005,(7):39-39
北京市海运公司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北京对外经贸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拥有遍布全国的运输网络体系,在世界多国有代理和服务网络,能为客户提供“安全、迅速、准确、圆满、方便”的海、陆、空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早已提出,在中国上市公司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正方兴未艾并进一步深入。但是,有别于西方国家,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对上市公司委托代理的特点、代理人的激励问题以及大的宏观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问题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市场竞争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其替代作用表现在市场竞争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以及市场竞争对国有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的影响上.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治理中企业不可让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粤海 《大经贸》2002,(11):26-28
业务流失尤其是自营业务的流失会使国有外贸公司这个肌体失去造血功能,而换来的大量的结汇代理业务只会使国有外贸公司变成一部退税机器。不幸的是,这种故事在很多国有外贸公司中不断地演绎。如何解决或者至少延缓这种失血,已经成为国有外贸公司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许多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的代理业务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代理业务与自营业务是有一定区别的,在遇到业务风险时,有可能成为第一责任人.因此,在业务操作中,必须注重规范操作,加强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3.
姜力 《商业研究》2003,(11):29-31
建立若干专门的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实现国有股权委托——代理主体多元化是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国企治理结构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国有股权委托——代理主体多元化使国有资本委托人属性和国企代理人的生成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出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严玉华 《市场论坛》2005,(12):73-77
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度经济学中统治者的国家模型。阐迷了国家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目标即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然后应用这个国家模型揭示我国国有垄断金融制度安排和改革是国家在这两个目标之间的权衡结果。最后分析由于委托代理等交易费用和竞争约束,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必须进行市场化和产权改革,并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存在的缺陷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志鸿展翅     
海宝 《环球供应链》2006,(2):104-105
民营代理,国有新华书店和直销是志鸿渠道延伸的三驾马车,但目前志鸿不会发展连锁书店,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指出国有股权的主体虚置问题导致了代理成本的产生,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指出国有股权的主体虚置问题导致了代理成本的产生,并相应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经营过程中难于解决的问题,以股票期权激励来解决代理问题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股票期权激励要实行好,监督和激励都必不可少。代理人的效用函无法直接观测到,要想判断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必须以实证的方法加以确定。根据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用SPSS分析可知,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并不好,这说明公司实行股票期权时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9.
工业仪表与控制装置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我国自动化仪表行业中,国有、民营、三资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中外合资、代理、外商控股等方式,使自动化产品不断更新,基本满足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由高校和科研单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在控制系统领域显露头角,他们对准市场需求按新机制运行,注重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在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授权经营”的初始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出资人的缺位问题。那么,在国有出资人代表者(即国资委)真实确立后,“授权经营”理论无疑已变得不合时宜。其实,所谓的“授权经营”只是委托代理的一个变称,只不过其受授之权比其他非“授权经营”模式的授权度更大一点而已,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