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以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选择。本探讨了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影响,指出了目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巨大益处,并进一步提出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方和我国政府所奉行的财政政策理念沿革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目前存在的财政风险隐忧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可持久,未来长期的财政政策理念必须向理性财政回归。  相似文献   

5.
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是作为短期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我国从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是第6个年头了,短期政策在我国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理论界对此说法不一。本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组合的特定背景和政策组合的特点;政策组合实施的效果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能够中长期化的可能原因;在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可能对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后指出,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适时淡出。  相似文献   

6.
日本政府的财政政策是以其财政体制为依托,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收入的公平分配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财政政策的实践表明,一国政府既要保持财政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本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和财政状况来决定财政政策的选择及作用力度。目前我国客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对积极财政政策的类型、目标、着力点及政策工具做出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不要适当加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从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以及现阶段中央财政承受力方面,论述了进一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针对去年以来财政政策运行状况,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应注意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国继续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推行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并将其充实完善,指出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补偿性扩张的财政政策,必须有稳健的货币政策做为后盾,而且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减税,应该做到增支增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成功地实施了四年,此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市场经济下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的政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其继续实施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工具。本文从简述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入手,着重评析我国五年多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的成就、作用与存在问题。指出今后一段时期仍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两大政策配合运用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对经济运行逆向调节的短期选择,而非长期政策取向,因为我国一直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财政紧运行状态中,不具备长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时空环境。因此,我们应坚持适度从紧的平衡财政政策不动摇,谨慎地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握时机,掌握力度,控制国债规模,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功能,将其负面作用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并且仍然存在继续实施的空间。本将对三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应加以分析和评价,并展望未来对财政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分析,量化给出了1998年~200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利弊影响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是财政制度的缺陷影响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财政制度缺陷造成的微观主体消极预期和财政本身的缺陷。解决的方法是积极进行财政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连续几年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由于财政赤字日益膨胀和国债规模迅速扩大,人们忧心重重;由于扩大内需等原因,在最近几年内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今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作用的条件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之适应并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为抵御其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连续四年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效显。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于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众说纷坛。究竟“是否应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政策”成为争论的焦点。本着眼于我国国债投资政策实施的现实状况,结合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国债投资政策的利弊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国债投资政策宜进不宜退。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出口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起了十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成本过大,措施单一,相关配套政策不协调等缺陷,财政政策作用于我国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中长期财政政策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8.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扩大支出和运用税收手段两个途径来实现。目前,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税收手段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税收在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扩大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连续四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及时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但是,自2001年起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出现负增长,通货紧缩加重,本文通过这些现象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一项重大战略性的决策,税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税收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最终财力保证;税收是服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