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被告人的正当权利常常被忽视,本重申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促进司法公正作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人事行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事行政必须加强监督,而正确认识我国权力机关的人事监督权则是实现有效监督的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强而有力的监督是形成高效能的行政管理系统,卓有成效的管理行政事务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强化人事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蕴涵着两种深层冲突,即“实事求是,有错必究”原则与生效裁判即判力之间的冲突,以及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诉权、处分权行使之间的冲突。再审制度改革应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作法,限制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4.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特有的职能,这种职能反映了检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要依据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用足用好相关条款,全面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职能与公、检、法三机关"互相制约"原则有着明显的本质区别,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相似文献   

5.
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及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构成是刑法的核心概念。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连 ,在动态意义上发挥了保障人权的作用。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排除了“有责性”和“违法性”的查证 ,缺乏有效的保障、限制机制 ,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并对被害人与被告人的权利进行平衡,已经是各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被害人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我国应充分赋予刑事被害人诉讼参与权和意见陈述权,建立完备的国家援助及国家补偿制度,从而恢复因犯罪而遭受破坏的法秩序,缓和社会的报应情感,促进民众对刑事司法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刑事犯罪被害人的特征是具体犯罪被害人和所有犯罪被害人个体特征和共同特征的结合,刑事诉讼案件中犯罪被害人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及被害人权利被侵害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权利保障问题,并对我国在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对策上进行了些许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法律监督权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种重要职权。在现实中部分学者将法律监督权等同为公诉权,也有人将法律监督权等同为检察权。由于上述误解,法律监督权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的主要使命,检察机关应以现行法律规定为视角,改进工作方式,特别应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法律监督机关提出的法律监督意见人大机关应予以调查配合,使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和人大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历史上长期是刑民不分,诸法合体,在审判方式上一直采取纠问式,对人的权利尊重不够,人权立法少之又少。新的刑事诉讼法改变了以往的立法模式,我国的宪法修正案也第一次将“人权”写了进去,这些都顺应了世界上对人权的保护潮流,也满足了我国人民对人权保护的要求。在所有的人权立法中,刑事诉讼法素有“人权宪法”之称。文章拟就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含义,论述了一些有关沉默权方面的看法,对我国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诉是缓解我国环境破坏严峻形势的重要途径.修改后的《民诉法》一方面确认了检察机关环境民事公诉权,另一方面加强和规范了其民事诉讼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诉中是“国家公诉人”身份,民事公诉权与民事诉讼法律监督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统一于环境民事检察权.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证据的根本标志是其具备法律性,犯罪证据要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必须遵循法律性规则.法律性是国家关于证据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意志体现,是刑事诉讼证据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要求,是刑事诉讼证据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是一人造“物”,刑事诉讼体现了人的智慧和目的,是人类活动的结晶,刑事诉讼法则是“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刑事诉讼具有无形物、危险物、禁止流通物、原始物、可改造物的内在特性.刑事诉讼立法必须考虑社会现状,以刑事诉讼“物”的特性为基础,不得脱离生活实际,过度超前立法.刑事诉讼“物”概念的引入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迹鉴定结果可能基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背离客观事实,即误检。除了鉴定类证据的程序性质疑以外,了解鉴定过程、掌握误检的情形,可能为律师在质疑笔迹鉴定结论的证据三性方面(主要是客观性)增加一定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14.
遗产税的法理依据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遗产税的开征迫在眉睫,但传统的遗产税征收依据学说答非所问,似是而非,根本没有说服力;遗产税"技术价值论"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值得重视;遗产税"社会资源垄断论"的提出,是对"技术价值论"的完善和发展,阐述了遗产税的法理依据,解决了"为什么一小部分国民应当缴纳遗产税"这一难题,能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对反倾销法律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的必要性、实体规则、救济方式等单个领域,但极少触及整个反倾销法的法理体系构架和分析。本文试从反倾销法的概念、作用、历史发展、性质和地位、调整范围和方法、渊源和特征以等方面对我国反倾销法的法理体系做出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出监督权是公民基本权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资金的公共性特征是公民财政支出监督权产生的基础。笔者以法律的视角审视财政支出监督问题,将对财政支出监督问题的研究上升至公民权利保障的高度,对财政支出监督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财政支出听证制度、财政支出信息公开制度和财政支出公益诉讼制度与实现公民财政支出监督权的关系,分析了上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保障我国公民财政支出监督权制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人"特性是宗教产生的人性前提,资源有限性与欲望无限性的矛盾是宗教产生的现实根源,知识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是宗教产生的知识前提。宗教活动的经济特性体现在: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第三产业;宗教性消费有助于社会总产出的增加;宗教可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运行提供一种秩序保证;宗教有一种再分配功能;宗教的传播与商品的流通密切相关;宗教对人力资源有重要影响;宗教对旅游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案例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这就要求行政主体不仅在为管理相对人设定义务时须有实体法上的根据,而且在实现该义务过程中也要为其提供程序保障。其中,对相对人权利、义务的适时告知是行政机关保障程序合法的重要组成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明文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相似文献   

19.
宪法确认的审计监督权,由审计法律法规实现具体化.在细化过程中,审计监督权应包括独立的审计启动权、充分的审计过程权、合理的审计结果权三方面的权力内容,可现实中存在启动权缺乏独立、过程权失衡、纠正权混乱的现象.为了实现审计免疫功能,就需要完善审计监督权结构,需要从审计权独立、责任、风险角度探讨审计权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20.
笔者前段时间办结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涉及公平正义的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科技的冲突,颇有感触,特撰此文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