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后炼油技术的发展要着重解决"临门一脚"问题,捅破制约炼油技术实现质变的那层"窗户纸"。3月,采用中国石化催化裂解(DCC)技术建设的泰国第二套DCC装置顺利开工。同一个国家连续采用我们的炼油技术,标志着中国石化的炼油技术已经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树立起中国炼油技术许可商的闪亮品牌。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院长龙军说:"进入21世纪,中国石化已经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炼油厂全流程系列技术,具备利用自主技术建设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厂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始终专注炼油化工领域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炼制全流程技术平台,是国内炼油企业主要的技术提供者。在以侯祥麟、闵恩泽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指引下,石科院接续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凝结形成了“志向远大,使命为先”“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做勇于担当的奋斗者”“以开放合作成就更大事业”为内涵的石科院企业精神——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责任和挑战背景下,中国已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石化围绕实施世界领先发展方略,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追求,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行业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在国家创新体系、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石化要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以技术引领低碳发展,坚定不移地向净零目标迈进,为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发领域以石油炼制技术开发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研发,并有重点地向新型替代燃料和新能源领域延伸,涵盖炼油、石油产品、化工、材料、新能源、环保、智能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杨启业:科技创新除了科技人员要有积极创新的意识,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技体制的改革。我认为实现这一步比科技创新本身还难。访谈人名片杨启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从事炼油设计工作,先后设计、审核了100多套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显著,为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受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影响.中国石化炼油板块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账面亏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石化必须依靠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大炼油全流程优化力度,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第二大炼油商,部分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满怀信心地向世界一流目标挺进。2011年7月,傅成玉董事长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确定了中国石化要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宏伟目标,并要求"炼油板块率先实现世界一流"。作为打造世界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作为中国石化工业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之一,是石化技术的一个创新基地。建院40年来,伴随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产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培育了一批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今后,该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应当如何发展呢?一、石科院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浪潮等因素影响下,2021年世界炼油行业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石油消费回暖,消费量接近疫情前水平;国际油价上涨,原油加工量增加;部分延期的炼油石化项目陆续恢复;国际石油公司投资复苏,绿色低碳加快,科技创新继续支撑和引领炼油工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龙军 《中国石化》2006,(2):16-17
1月9日,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传来喜讯:由中国石化石科院自主研发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获得200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卢煦 《化工管理》2012,(2):58-59
<正>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下称"惠州炼油")攻克集中加工高酸重质原油的世界炼化难题,"高酸重质原油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及应用"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广阔应用前景,一举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消息传来,惠州炼油广大员工和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代表惠州炼油领奖的总工程师吴青兴奋地说:"这体现了业界对惠州炼油科技创新成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董巍  曾松 《中国石化》2009,(8):44-45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以确保安全环保、生产创争一流经济技术指标为目标,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上了新台阶,今年上半年原油加工损失率创历史最好水平,列中国石化炼油企业第二位;综合能耗同比降低4.27个单位,在中国石化炼油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实现利润16.07亿元,居中国石化五大炼油乙烯一体化企业之首。  相似文献   

13.
<正>茂名石化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自从茂名石化加大了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后,引进的几个博士带动了整体科研氛围的提升,他们身体力行开展基础实验,以严谨的作风开发新产品。2011年9月至今年10月,茂名石化成功开发化工新产品42个和炼油新产品4个,新产品数量位居中国石化第一位。"要加速提升公司的科研实力,开展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多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正构烃导向转化的多反应区强化耦合低凝柴油生产技术"获得中国石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多年来大连院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之路,深耕科研攻关再对焦、创新创效再突破的成果之一. 围绕中国石化"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大连院立足科研开发和炼油评价,从"馏分炼油"向"分子炼油"迈进.其中,炼油加氢...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石化在最新《财富》世界500强中已经位居第二,但仍然存在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是核心科技创新竞争力不足。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在谈到中国石化如何更好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时,他认为关键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使战略的顶层设计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6.
正必须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瞄准世界前沿,通过技术创新支撑炼油产业转型变革,向高端迈进。我国炼油工业快速发展,自200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炼油国家,截至2015底,炼油总能力达到7.1亿吨/年,成品油产量达到3.4亿吨,形成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中国海油、中国化工、  相似文献   

17.
<正>人物名片郭庆洲,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长期致力于润滑油加氢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主持或承担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先后投入到“加氢异构脱蜡生产高档基础油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PAO生产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高端特种油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等中国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6项。作为石科院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中国石化,引以自豪的是炼油企业多、规模大、技术先进。就炼油能力来说,中国石化不仅在国内是“大哥大”,就是在炼油大公司林立的当今世界,也排在前几位。然而,就在近几年中国石化深化改革、持续改制重组,大踏步进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时候,炼油板块却连续亏损。强项不强,亮点不亮,卖点难卖,热点过热,人们除了困惑外,更多的是沉重、揪心。中国石化的决策层和炼油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缜密思考,认真总结,深入研究,探究症结,寻找出路。前不久在镇海召开的炼油工作会议上终于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9.
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任务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是中国石化近年来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对公司发展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要措施。集团公司从总部和院所企业两个层面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以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与动力,提高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力。  相似文献   

20.
<正>一是围绕中国石化的实际问题,快速实现技术突破,以破解一些急迫问题;二是从长远的技术发展考虑,开展基础性的研究,探求原始创新,提高地震勘探技术的综合能力。近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吕公河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认为中国石化的物探技术要遵循"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科研理念,在集团公司支撑当前、引领未来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