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社会的基层区划之演变及其分化,乃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政策相结合的产物。宁国府基层区划的演变,与各县的地理环境与人文传统差异息息相关。太平县的虚图,是皖南商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宣城县、南陵县的团制,是发轫于平原圩区的基层设置;寄庄作为区域经济交流的一个侧面,折射出南部山区商业资本流向北部圩区的社会现象。探析基层区划的演变及其治理,有助于理解宁国府社会变迁的本质,并可为皖南区域的社会比较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农牧厅于1982年初设立了“陕西省农牧业区划办公室”,主管全省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区划工作,对地、市、县进行对口业务指导,负责技术培训,组织交流经验,检查验收区划成果,开展评奖活动,并负责组织调查编写省级种植业和农作物区划。截止1986年6月,全省十个地、市已全部开始编写地、市级区划报告,有3个已经完成初稿;101个县、区完成了县级种植业区划报告,区划成果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农业厅畜牧管理局组织领导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和草山草坡资源调查,分别于1981年和1982年完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重点抓好县、市(地)级畜牧业区划,另一方面又组织了“浙江省畜牧业综合区划研究组”,借鉴并吸收县、市(地)级畜牧业区划宝贵资料的同时,又进行补充调查和综合分析论证,编写出《浙江省畜牧业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林业规划是以区划规定的林业发展方向、布局、关键性措施和有关的技术规程为依据,根据本县及各社、队目前的实际可能性,本着加快绿化步伐,实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和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方针,在实施措施、时间、劳力、资金等方面做出安排。为此,各县在林业区划经过县人代会(或县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由县政府公布实施后,应立即在林业区划专业调查队伍指导下,联系生产责任制,上下结合,制订县、社、队的林业生产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5.
四川的畜牧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局党组十分重视,主要抓了四件事:一是组织全省的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出版《四川畜禽品种志》;二是组织农区、牧区两大片的草场资源调查,现已转入省级汇总,明年验收;三是制订了县级区划工作细则,指导实施,全省205个应开展区划的县(区)。已有190个县完成了县级区划工作,1984年出版了十四个县的《县级畜牧区划选编》第一辑,1985年出第二辑;四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搞省级区划。这个工作从1982年开始,历时四年,三易其稿,于1985年7月修改定稿,8月份通过了审评验收。  相似文献   

6.
我们湖北省种植业区划工作,是从一九八○年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搞了四年了。四年来,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农牧渔业部的安排和要求,由农牧业厅组织专班开展工作。现已编写了省级农作物、特产作物简明的、粗线条的专业区划报告。县级种植业区划,也是由县农牧(或特产)局组织专班,在县农业区划办领导下开展工作,省农牧业厅在业务上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许多县市出现兴建开发区热,由此形成占地圈地热。为及时掌握县级开发区占地情况,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情况,1992年11月我们组织中国农科院区划所在区划部门所属126个资源动态监测县(市)进行了“开发区占地情况”专题调查,内容包括:已圈地的开发区面积,开发区中已动工的面积,计划再增加的开发区面积等。截止1992年底,共收到全国27个省、市106个县的反馈信息,其中东部地带36县,中部地带38县,西部地带32县。现将106个县(市)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双抢期间,平乐县农机局与县石油公司联合实施"支农便民"行动,推行了"农机优先加油"措施,对全县105台收割机、插秧机、中拖实行每天  相似文献   

9.
正"雪山之水催润天府,天府之气催龙芽。"在B展区内,以"天府龙芽"川茶区域品牌打造的四川展厅独具特色。从展位分布看,20个重点产茶县依次排开,使用区域品牌的宜宾早茶、云雾沐茶、南江大叶茶、雅安藏茶、万源富硒茶、屏山绿茶等;从地图上看,在雪岭若浮的四川雪山山脉内侧,这些县的分布呈现出如古代汉族传说中"C"字形的玉龙。在这片四川盆地到高山的过渡地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雾多,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2007年1月12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辑部特邀部分审稿专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期刊室召开有关期刊质量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原农业部区划司副司长向涛、资源与区划系统的老同志梁佩谦、朱忠玉等。《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  相似文献   

11.
唐朝"村正"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再聪 《中国农史》2007,26(4):75-86
在唐朝以前的汉隋时期,针对"村"组织设立过各种名目的管理人员。至唐朝,开始推行"村"制度,规范了村正长的设置办法,明确了村正长的职责。依据唐令,村正长任用白丁充任,人数无定额,因村之大小设立。律令赋予村正长的职责是"检察非违",但在实际生活中,村正长也参与催驱赋役等事务。村正长是里正长的主要辅助者,其待遇低于里正长。出土文书证明,官府为了减少赋役的蠲免,往往任用中男充任村正长。唐朝后期以降,村正长等职务出现以"富户"充任的趋势,其职责也日趋全面。至五代时期,村正长"催驱赋役"的职责成为制度。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种植业区划,在“全国种植业区划工作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农业专业区划座谈会议”以来有了新的进展。农业系统通过传达“两个会议”精神,印发会议文件,组织参观学习“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展览”,使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对区划工作的认识有所提高,并重视和加强了区划工作的领导;县级区划已全面开展,区划成果验收速度比过去快,质量有所提高;区划成果应用有了新的进展;地、市级区划已开始试点,省级专业区划已全面铺开。目前,全省101个县、市、区都开展了农业区划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一、我省农机化区划工 作的开展情况 一九七九年全国农机化区划工作会议以后,在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农机化专业组和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领导下,我省重点抓了省农机化综合区划初稿的编写工作。在全省综合区划初稿的编写中,同时开展八个典型县的区划编制,于一九八○年初完成了全省农机综合区划初稿。 一九八○年根据省农机综合区划初稿的十一个二级区的划分,选择了二十二个典型县开展区划工作,要求每县搞2~3个典型大队的机具配备  相似文献   

14.
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工作既是一项科研工作,又是当前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急需开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农业水文地质区划是编制农业综合区划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灌溉方式、农业生产布局,科学地指导农田水利建设和明确水文地质主攻方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里介绍的内容,是研究和探讨我省一比一百万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图的编图原则、方法与内容。目的是为了阐明我们对编制这类图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抛砖引玉借以对地区、县级农业综合区划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农机部1978年下达编制省农机化区划课题任务和(79)206号文件精神,并按照四川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四川省农机局统一部署。于1979年9月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负责,先后组织省内有关农机局、所、厂等38个单位参加,并参考1966年《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区划》(初稿),重新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于1980年底提出初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综合地域论”的观点,应用关联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贡献值大的因子,利用判别分析对张家川县原农业区划进行可靠性论证,结果发现原区划难以体现地域分布规律。改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重新划区,并运用判别分析进行误判分析和待判分析,用区间差异性检验进行精度分析,从而提出新的区划方案,并用灰色局势决策进行区间协调和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二次区划工作会议后,我省重点抓了县级农业区划,经过桃源,临湘两县的试点,全省121个县、市(国营农林场)级单位分四批完成。在省、县两级区划的基础上,1985年又全面完成了地区(市)级农业区划。与此同时,还组织有关单位,将全省分为丘陵山区和洞庭湖区,进行了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从去年初开始,我省在进一步完成阶段性工作的同时,重点抓了一批开发性研究课题和13个县(市)的综合发展试点,开展了粮、棉、麻、烟、柑桔等商品基地选建和项目论证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区划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于1979年10月开始进行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先后完成了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地区的农业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土地、气候、水、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省一级的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作物、林业、渔业等农业部门区划;水利、水保、化肥、农业机械化等农业技术改革区划;以及部分县农业区划。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3月由省农业区划办公室,农业区划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开始编写黑龙江省综合农业区划,1984年7月完成初稿,1985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9.
自全国第一次农业区划会后,全国区划研究进展很快,效果显著。各省已出现了不少区划研究成果应用好、收效大的典型县。通过区划研究,不仅查清了自然资源现状,还摸清了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及合理化建议。从实际出发,按生态适宜区进行积极稳妥的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种植,充分发挥了地区自然优势,并获得了良好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按照部局和县的部署,我们于1983年3月份开始,抽调人员,组织力量,成立机构,开展了对乡镇企业的区划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在充分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编制了《广元县乡镇企业区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8月下旬,全国乡镇企业区划试点县座谈会后,再次对报告进行了修改,10月份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审查验收定稿。 报告由20种图纸,45类表格,3500多个数据和30000多文字组成,内容主要有自然经济概况;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