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新疆2000-2013年及新疆各地州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3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各地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出现明显的高水平区域集聚和低水平区域集聚现象,并且低水平集聚区环绕在高水平集聚区周围。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昌吉州等天山北坡经济带、南疆的巴州及伊犁州直等,其次是博州、塔城,再者是阿勒泰、哈密、吐鲁番,而南疆四地州、牧区和高寒山区的县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较落后。最后,针对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始祖之一,其角色认定经过历史上不断地建构和转换而定型,与之相关的炎帝神话承载着先民真切的文化体验和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炎帝部族在历史上处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时期,通过神话传说追溯炎帝部族的发展、迁徙与扩布,可以了解华夏农业文明演进的历程。炎帝部族自秦陇姜水地区向古上党地区、中原地区乃至湘赣地区分散迁徙,于战争冲突与部族融合中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播。炎帝具有农神、火神、雨神多重身份,正是初民适应自然环境开创农业文明的诗性表达。晋陕湘三省地方化的炎帝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以及近代“炎黄子孙”的话语表达,体现了炎帝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独特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四大文明古国,然而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亚洲西部的古巴比伦、南部的古印度文明都先后消逝在时间的星河里,唯有位于亚洲大陆的中华文明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发展壮大,至今仍然生机勃勃。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绵延不断地发展、兴盛并且养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呢?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强调农业生产系统的协调统一,强调天、地、人三位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业为安身立命之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历代先民积累了系统完备的耕作技术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业科学技术思想,也逐步塑造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伦理理论。中华农业文明孕育了传统农业伦理,传统农业伦理又支配和约束着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万余年农耕畜牧的发展历史产生了包含"天地人稼四才论"、用养结合、农牧互补在内的诸多农业生产原则和农业伦理。它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传统农业伦理是使得古老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对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发挥积极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中石器时代是探索农业起源问题时应予以密切关注的重要时代。中国中石器时代的农史学观察表明:中国中石器文化与新石器早期农业文化具有广泛的地域重合性、发展连续性、年代衔接性、工艺继承性。中国华北等地诸典型中石器时代遗存,表现出浓厚的采集经济特征,它是孕育原始农业萌芽的土壤与母体。中国中石器时代“新石器原始型”工具的出现,既是后世磨制农具之雏形,也是判定中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因素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延安地区农村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多数群众温饱得到解决,农业生产由长期低水平徘徊转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前时代处于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距今18000年到4000年,历时约14000年。据考古资料和历史传说,中国史前时代凝集为三皇史系,可分为4个时期:燧巢时期、羲娲时期、神农时期和黄帝时期,它们各有鲜明的农业特征。燧巢时期的表征事件是可控用火与营造居所,农业发生的准备期;羲娲时期,华夏族群的创世纪,由采集渔猎转变为主动放牧,构建了草地—畜群—人群和谐相处格局;神农时期农耕、麻织和陶器广泛使用,出现农业发展高潮,农耕文明渐具雏形;黄帝时期在历史累积之上,与周围族群多次融合发展,华夏民族形成,农业生产达到全新水平,龙凤图腾诞生,中华文明奠基。华夏农业文明简要脉络应为:农业的发轫应自羲娲始;农业中的种植业发展应自神农始;华夏农业文明的整体构建和奠基应自黄帝始。  相似文献   

8.
农业起源于以伏羲氏为代表的草地畜牧业时代。以籽粒生产为主导的神农时代相继发生。其间应存在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长短,因地域特点而异。伏羲时代不仅体现了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它还具有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时空特征的地理历史现象。过去把神农氏作为华夏农业起源的象征,是囿于‘辟土殖谷日农’的华夏农耕文化的偏见,不仅抹煞了整个伏羲代表的历史阶段,也割裂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模式,终于泛化为单一籽粒生产为主的“以粮为纲”单一农业系统,使土地利用偏颇,文化多样性受损,最终导致了生态、生产两败俱伤,形成举国为之忧虑的“三农问题”。农业的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遵循一定规律而发展的多阶段的农业化过程。目前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逐步从单一谷物生产的华夏农耕文化的弊端,领悟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这无疑是我国农业向生态系统的回归,在我国农业中出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12月 2 0日下午 ,南京大学历史系范毓周教授应邀前来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作了一场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的学术报告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人文学院等院系师生参加了报告会。范毓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多次赴欧美讲学 ,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在报告中 ,范毓周教授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传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 ,他从文化、文明等概念入手 ,探讨了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问题 ,指出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所谓中国文明西来说是毫无历史根据的。其次 ,他对文明形成的各种理论与判断…  相似文献   

10.
李丞 《中国农史》2012,(4):137-140
历史上的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然的农业文明。农业生产作为农业文明最重要的基础,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中华文明有着令人惊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这与农业生产的稳步提高是分不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的最终形成,更是和农耕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文明也孕育了独特的竹文化。我国是"竹子王国",有竹子400余种,东起台湾,西迄西藏,南至海南岛,北到黄河流域都有分布。竹子也是我国园林绿化和园艺造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特色景观,其中,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石小品是竹子在园林中最典型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支撑要素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在构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黑龙江、河南、四川作为典型区域,运用2007~2013年统计数据,对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各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演化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3个典型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均已先后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支撑作用演化的时空分异明显。因此,在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优势条件及薄弱环节,把握发展规律与特点,因地制宜、因区施策,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匹配度,改善和提升农业供给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法 文章运用非期望Super-SBM模型和区位熵指数对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和农业产业集聚度分别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 (1)2005—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集聚水平整体较高,但农业生态效率水平整体处于中低水平,未达到有效水平,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2)研究期黄河流域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生态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拐点为1.432,目前以促进作用为主;(3)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黄河流域中上游二者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下游地区二者之间非线性关系不明显。结论 应优化配置农业集聚要素,提升农业产业集聚质量;加强产业间区域化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合理配置财政支农资金,加大绿色农业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结合黄河流域各省份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分析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时空演变。通过构建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测度了2005、2010年,2015-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及时空演变特征。第一,从时间演进看,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有小幅波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增长态势良好,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呈先下降,然后快速增长,最后趋于稳定增长态势,生态高质量发展能力随时间变化具有显著差异。第二,从空间演变看,黄河流域9个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在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各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黄河流域省份高质量发展能力均值的局部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定,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求。新中国70年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了初步发展、深入推进和新时代提质发展三个阶段,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协调经济和生态的原则以及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因此新时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农业生态文明的理念培育,坚持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完善农业生态文明评价制度,深化农业生态文明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农业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入手,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科技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年各省份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进行了评价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表明,我国各省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总体偏低,且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应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梯次推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和重点,优化农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祖先们数千年的乡土耕作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农耕文明。不论是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还是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风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统领性文件,与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以后,我国农业出现了数年徘徊,农业基础受到损害,农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和新的选择。人们对农业问题众说纷云,各方对农业的呼吁不绝于耳,上上下下都在寻求加快农业发展之良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方略,诸如深化对农业的再认识,政策对农业的全方位倾斜,强化农业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采用KDE及ArcGIS图示法探究效率的区异性及动态演进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考察时空演进的内源性、外源性驱动因素。[结果](1)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平均值在0.95~1.10,呈“降—升—降—升”的“W”型波动上升特征,2011年和2015年为低点;(2)从流域动态演进看,全流域存在“优者更优”现象,中下游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提升幅度从上游到中下游递增;(3)从省域异质性看,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效率值由上游向中下游递增,高效率省份数量在增多;(4)外源性因素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滴灌面积占比、经济发展水平、每千公顷施用化肥折纯量是控制性因子。[结论]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驱动因素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农业用水效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红中  沈志忠 《中国农史》2013,(1):133-139,95
农业起源是人类内在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标志,人类由此开始进行真正的生产活动。因此,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是探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外农业起源与传播研究,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和英国雷丁大学农业考古学系(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UK)于2012年12月15-17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联合举办了"农业起源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