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的开工仪式.张高丽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之间第二条陆上能源运输大通道,是联结两国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新的重要纽带,是中俄关系在新阶段结出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5年底,中国境内在役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约12万千米.2015年,中国油气市场需求增速收窄,资源供应更加宽松,管道建设节奏继续放缓;国家继续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天然气行业的发展,促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工程如期开工,将形成中国东北方向陆上天然气进口战略通道;页岩气管道快速推进,新粤浙煤制气管道项目获得核准;油气管网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管道装备制造水平稳步攀升;中国首次主导制订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的国际标准.2016年,中国油气管道发展可能进入低谷,建设节奏持续放缓,建设管道“气多油少”的特征依然明显;油气管网改革方案或将落地,将加快推进中国管道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国内资讯     
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通过验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中俄联合验收会近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中俄双方签署了质量评价报告,标志着该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天然气产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年,已建成“北极光”、“蓝流”、“北流”、“兄弟”、“联盟”、“亚马尔-欧洲”等多务天然气管道,每年向独联体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等30多个国家出口天然气约2000亿立方米.近年来俄乌两国天然气纠纷不断升级,欧洲各国为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地缘政治因素等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开始向东转移.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使其出台了天然气行业相关政策并制定发展规划.在原有天然气出口管道的基础上,俄罗斯为进一步实现天然气出口多元化,新建和规划了“南流”、“北流”三四线、中俄东线、中俄西线等天然气管道.中俄两国2014年5月签署东线天然气购销协议后,项目快速推进,俄罗斯境内段管道已于9月1日开工建设;中俄西线项目的谈判随即启动,并约定近期签署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中俄签署4000亿美元30年天然气协议中国和俄罗斯就天然气进口协议谈判近十年后终于获得重大突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吉平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合同总额4000亿美元。合同约定,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近十年的谈判,天然气价格是主要的绊脚石,双方在最后一刻才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18日,中俄石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仪式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亲自出席仪式。中俄石油管道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历时14年的中俄石油管道博弈产生了实质性的结果,是中俄油气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俄能源全面长期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2014年,俄罗斯油气工业逆境中取得一定突破,原油产量达到5.26亿吨,原油一次加工量2.88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0.7%和3.5%;原油出口量2.21亿吨,比上年下降6.2%,成品油出口量1.6亿吨,大幅上涨8.9%.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分别为6402亿立方米和1726亿立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4.2%和12.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境内段开工;土耳其海上输气管道替代南流管道项目.俄国内天然气开始在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料交易所进行交易,7家企业获得LNG出口权,政府调整油气工业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短波     
<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穿越长江隧道全面贯通【本刊讯】近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顺利穿越长江,隧道全面贯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以盾构隧道形式穿越长江,隧道总长10.226公里,隧道内设计敷设3根直径1422毫米的天然气管道,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的盾构隧道。工程最低点处隧道顶标高为-60.2米,最大覆土厚度42.5米,均为油气管道盾构设计埋深最大值;盾构施工水压0.73兆帕,是目前水压最高盾构工程。  相似文献   

9.
高鹏  王培鸿  王海英  罗天宝 《国际石油经济》2015,23(3):68-74,111,112
截至2014年底,中国境内建成油气管道总里程约11.7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6.9万千米,原油管道2.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1万千米。2014年,管道建设节奏相对放缓;国家密集出台鼓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不断助力油气管道行业持续发展。中俄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中俄东线管道项目启动;非常规天然气快速发展,多条页岩气管道先后建成投产,新粤浙等大型煤制气外输管道项目取得进展;地方国企和民营资本参与大型油气管道项目建设;中国石油江苏LNG接收站储运设施率先向国内外第三方用户公平开放;管道建设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持续取得新突破。展望2015年,资源和市场的新形势可能迫使油气管道建设有较大调整,但"气管道加快建设、油管道平稳发展"的趋势不变;调峰气价等政策或可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随着全国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管道安全改造和隐患治理工程将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16年底,中国境内在役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约12.6万千米。2016年,油气市场消费增速放缓,资源供应宽松,管道建设节奏企稳;国家多项规划、政策密集发布,推进油气管道基础设施市场化;油气管网设施信息首次集中公布,公平开放迈出重要一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陕京四线等国家重点管道工程正式开工;下游用气中间环节费用治理初步取得成效,天然气市场监管覆盖面不断延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和销售业务分离,天然气领域改革进程加快。2017年,多项规划和改革政策将助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实现稳健发展;应加强天然气多元通道、互联互通工程、联络线管道和储气调峰设施建设,持续完善管网;油气管网第三方准入将逐步走向操作规范化、规则标准化、价格市场化、监管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2022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里程约4668千米,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达到15.5万千米。国内油气消费短暂波动,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董家口-东营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泰安段、泰安-泰兴段,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等工程建成投产,文23储气库一期、二期工程,川气东送增压工程(二期)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段等国家级干线工程开工建设;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融入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管网集团管输服务集中受理工作圆满完成,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中国油气管网在建设速度、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明显加快。2023年,天然气需求将重现增长态势,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智能化建设将是油气管道发展的重要趋势;托运商管理等天然气运营相关规则将日趋完善;城镇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将成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资讯     
《中国石化》2013,(6):5-6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全面收官6月4日,中国石油宣布,历时三年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已建成,随时可以投产试运行,这成为继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中国第四条油气进口陆上通道。始于缅甸西海岸终至中国云南省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全长800公里,管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21日,博弈超过1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共同见证下,中俄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签署了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俄罗斯和韩国曾深入研究开展上游气田开发、管道建设、天然气销售一体化合作的可能性,但由于气源地科维科克气田勘探开采权发生变化、俄对外出口天然气模式发生变化,三方合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俄开始实施扩大向亚太出口油气战略且中俄就通过东线供气达成一致,中俄韩开展天然气合作条件逐步成熟,且从促进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中韩经济合作以及在我国建立亚洲天然气交易中心等战略考虑,符合中俄韩三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正就能源合作来说,俄罗斯的资源潜力、能源发展战略及地缘战略倾向较为乐观,而中亚地区各国内部问题错综复杂,未来发展预期不够明朗,各种政治风险也会在关键节点对天然气生产与出口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能源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应当少不了2019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经历10年谈判、5年建设,这条能源大动脉终于开通了。这不仅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  相似文献   

16.
2014年5月,中俄签署经东线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长期合同,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迈入新的阶段.两国从开始天然气谈判到最终签署合同,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能源市场、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中俄两国的天然气市场状况,以及中俄双方对天然气合作的诉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趋势成为影响天然气合作的主要因素.本文归纳了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分析了促使两国签署天然气合同的内外因;阐述了中俄天然气合作未来对国际天然气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合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对中俄天然气长期谈判和合作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开工建设,我国已初步形成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油气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中缅油气管道及海上4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中缅油气管道全长771km,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在境外承担319km的施工任务。在管道施工中焊接工程车是现场施工必需的专用设备,该设备在山高坡陡的山区段使用时,易发生溜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2021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里程约5414千米,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达到15万千米。油气消费增长态势向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管网集团接管陕京管道等资产,全国天然气主要干线管道全部实现并网运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永清-上海)和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中卫二站等天然气重要工程开工建设;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重新核定,“一企一价”正式调整为“一区一价”;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全面铺开,多家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融入国家管网集团;油气管道“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启动。展望2022年,天然气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天然气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顶层设计出台,推动天然气“全国一张网”体系加快完善;省级管网改革成为未来油气行业重点改革方向;管网隐患治理和安全改造是行业重点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14年5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协议》,标志着跨越近2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尘埃落定.分析该协议的前期技术谈判要点,包括进口油气管道技术谈判应充分发动集团公司整体力量,打造强有力的谈判阵容,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快速的响应机制,选择雄辩的首席谈判代表、得力的发起人和具备实战经验的翻译员.谈判准备期间应充分借鉴类似管道谈判经验,并充分调研国外基本情况;谈判策略要抓大放小,既要放眼国际环境又要立足技术细节,必要时可将多项技术条款“捆绑”;谈判技巧需灵活应对,既坚持原则又不乏折中变通,争取双赢.总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前期技术谈判经验,为今后中俄西线及其他进口油气管道前期谈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中国新建成油气管道里程约5081千米,油气管道总里程累计达到14.4万千米。油气消费增长态势趋缓,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管网集团全面接管三大石油公司相关油气管网资产,全国主要油气管道实现并网运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长岭-永清)和青岛-南京天然气管道相继建成投产;初步建立油气托运商机制,基础设施公平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广东省管网率先融入国家管网,"全国一张网"建设进入新阶段。展望2021年,预计天然气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国家规划要求加快建设天然气基础设施;国家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对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要求;省管网融入"全国一张网"是大势所趋;大力打造油气管网平台经济;初步试点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