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较少.本文对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广东江门市两个产业集群的案例实证,认为FDI对产业集群的促进主要是通过资本集聚、市场需求、技术外溢等作用实现的.而由于产业集聚产生的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吸引外资的进入,从而实现外资与产业集群的互动,更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
对外产业转移是促进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主要途径, 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分析了对外产业转移影响中国价值链攀升的理论机理, 构建了逆向产业转移和梯度产业转移促进价值链攀升的具体机制; 实证研究了对外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 对2003~2017 年的 21 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 回归, 结果表明: 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攀升; 对转型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对价值链的攀升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在当代的发展,本文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并对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所包含的三种细分模式,即垂直顺梯度工序型、水平工序型、“逆”梯度工序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形成对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以及对一国在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格局中的产业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越加明显,并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一国內产业结构的升级,又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基础进行不同的产业分工,并且决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方法.两广省区作为中国沿海省区,有其独特的优势,两广省区应该抓住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两地的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5.
用综合区位商对泛珠三角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进行初步识别.对初步识别中发现的具有转移倾向的产业,进一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筛选,找出符合区际产业转移特征的产业及具有承接趋势的省份.最后利用计量经济中因果关系检验,对存在区际产业转移关系的省份进行综合区位商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内传统的外向型制造产业已呈现明显的转移趋势和动向;新兴制造业的转移趋势初显,但转移动向尚不明确;同时部分技术型制造业具有跨区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一概念却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定义和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际竞争力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作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在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清楚的基础上,我们对比分析了迈克尔.波特和金碚等学者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并提出了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作为组织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已经对全球经济的微观基础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本文对GVC模式的产业转移从学理上进行了界定,阐述了给全球化带来的四个特征性事实;在从要素特征、竞争优势、技术进步、市场环境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分析了GVC模式的产业转移的驱动力量后,指出由GVC来主导产业转移所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是国际技术前沿的实施机制;进一步,本文探究了GVC模式的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最后指出,将GVC模式的产业转移内涵的竞争方式,与自身的国情和优势相结合来发展国内价值链,应该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缩小地区差距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00,自引:7,他引:200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面对这一国际分工大转换的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我国如何面对全球产业转移和竞争有一个由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系统的认识。本文回顾了全球价值链理论20多年的形成历程,理清理论传承和主要研究思路;对全球价值链理论中的动力机制、治理结构、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概括性探究和由此引发的诸多发展启示;最后,给出了研究和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一些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产业集聚和转移的实际,建立了一个包含地租和运输成本的NEG①模型.同时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结论认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是影响产业集聚和迁移的重要因素,物流和交通条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双向的.继而应用模型结论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产业集群及迁移现象进行了解释,说明现有的产业政策、物流条件等对产业集聚与迁移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文章对产业转移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信、电力、天然气等产业都或多或少带有自然垄断的特点,这些产业如何充分地发挥竞争的基础作用,意义特别重大。国际著名学者拉丰和泰勒尔所著的《电信竞争》(2000)一书,对电信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其中也涉及了产业经济学(或产业组织理论)的许多重要问题。国内学者叶泽教授最近完成的专著《电力竞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对电力市场竞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富有新意的研究,在我看来,这一成果处于目前国内同类研究的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1.
浅析"产业共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生态学的理论应用于产业发展指导是当今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共生理论是生态系统组成、发展、演化的重要理论,将其应用于产业领域,对于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本文在查阅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理论做了较为完善的总结.分析了产业共生理论的概念、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系统产业的相互关系及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共生模式分为以下5种类型.并说明了共生理论对于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结合本人的研究经验,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从产业间水平分工转变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家边界,改变了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企业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假设基础。本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据此构建了一个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进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13.
内生型产业集群的转移面临两方面的困境:(1)如何避免迁出地的产业空心化;(2)如何在迁入地成长为具有地域根植性的优势产业.现有产业集群转移研究大多只关注于其中一个方面,较少从整体空间和时间角度来进行考察.本文借助群落生态学的过程分析方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纬度,对专业市场依托型产业集群转移进行了分析.结合浙江省产业集群转移的相关案例,提出了全新开拓型、市场嫁接型、新旧结合型3种市场先行产业集群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注重生产成本分析的雁阵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但这两类理论并没有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现有产业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使用"分散式转移"和"集中式转移"的阶段划分来描述产业转移的一般过程,并引入运输费用、需求分布等空间变量,构建了基于区位论思想的两地区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下,分别讨论了产业转移的实现条件和形式,发现地区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化并不必然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使用该模型分析中国现实,发现集中式转移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要大于分散式转移;而运输费用的下降和内需的扩大将提高集中式转移的动力,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集中式转移但助推了分散式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IT产业加工生产面临着低成本地区的竞争,将电脑配件生产转移到东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东莞IT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国际IT界有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东莞IT产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黄晶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6):111-116
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垂直专业化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众多西方学者,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垂直专业化对国别经济、南北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等外延方面,相反,对垂直专业化的一些基本内涵,却少有学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本文专注于垂直专业化的几个基本内涵,即垂直专业化的定义和特点、影响因子、风险以及度量等,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拓展.旨在为垂直专业化的外延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专家点评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随着新世纪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形成。日前出席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的专家学者指出,面对全球性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我国亟待重新确立和提升产业优势,切实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10月7日至9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吸引了众多经济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结合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局,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计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宋群认为,新一轮产业国际转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产业国际转移的区域层次将深化;重…  相似文献   

19.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与政策转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通常会带来较本土更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如果本土企业能够与国际制造业资本形成产业配套,将有助于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最优产业配套模型,揭示了在产业配套初期,本土企业为国际制造业资本进行产业配套和本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呈U型,在产业配套后期,上述关系又呈倒U型。从长期看,政府应当以在产业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企业自主的产业创新能力为政策目标,否则,本土企业在一轮轮的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中将陷入产业配套的“陷阱”中。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及其实证分析方法--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雯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2):61-62,66
目前产业集群理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产业集群理论;然后对当前衡量产业集群的两种方法--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以区位商方法对广东省不同时期的主要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广东省具有集群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