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启东 《经济师》1992,(2):14-15
<正> 一、金融市场问题的再度提出 资金是社会生产的“原动力”和“持续的动力”。因此,社会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机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世界各国所致力于的经济改革,就其根本而论,无不是重新构造适应经济发展的资金融通体制,建立能够协调经济稳定和发展,同时又能实现有效的宏观控制的最佳金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和目的、动力和主体,以及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对城乡分割发展方式的根本否定。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必须摒弃传统道路,走出一条农民作为主体主动参与的工业化城镇化新路。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改革,核心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改革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和促进因素看,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我国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提出:资本形成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形成的规模和质量取决于储蓄、投资和融资机制。当前,“储蓄膨胀”和“投资压抑”是导致资金负缺口的直接原因,在实际利率的“放大机制”作用下,资金负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经济持续滑坡。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是摆脱当前发展困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一、资本形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资本形成、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以及制度变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随发展阶段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对增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  相似文献   

5.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冯志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指出,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  相似文献   

6.
<正>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制度。但是,在计划经济又含有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客观上要求有一个把计划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的经济机制。我们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是要改变过去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动力和平衡问题,一是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结合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国民经济也就能够按照经济运动固有的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里,我们提出建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就是力图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发展史上看,融资机制内生于经济增长,并成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助推器”。一个健全的融资机制对一国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本从经济增长中融资机制的变迁出发,分析了新经济时代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出现的必然性,指出了其不同于以往融资方式的融资绩效,最后,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改革和完善融资制度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属四中主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进行国企改革,作为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并且提出了“有进有通,有所力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增创国企发展新优势,进而达到盘活国有资产、提高生产效益这个目的,是我们进行国企改革的关键,也是一个根本的宗旨。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这个目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建立新机制、创建新环境,增创国企发展新优势。龙岗区国企改革的实践也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区国有企业经过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大大提高了经济…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保企业就是保增长,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围绕保企业促增长这个主题.我对淮阴区的工业企业进行了调研,虽然当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还应把企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发展的根本、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快慢是不断交替的过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把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说成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普遍原理,在经典著作中最早见于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社会主义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其中就有“关于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的增长占优先地位的原理”。我认为,把扩大再生产下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作为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普遍适用的原理,是没有根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扩大再生产时,只论证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Ⅰ(V+m)>ⅡC,没有把两大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因而根本没有得出生产资料增长更快的结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的公式看,“根本不能得出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占优势的结论,因为这两个部类在这里是平行发展的。这个公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东北三省出现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新东北现象"。对此,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果"新东北现象"成立的话,那么,它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正常表现,但同时又不能完全用经济新常态来解释。除全国经济普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外,东北地区的根本问题是:至今没有很好地解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没有很好地解决传统产业的发展困境、老工业基地的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好新兴产业发展和新旧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的土壤和环境问题。所以,东北地区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推动转型。要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要素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转型;进一步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和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1)基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讲,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前可以快速的增长,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从多视角切入,以期能够分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和影响因素具体是什么.从这个层面来看,改革和原创性技术的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给我国的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革.投资活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推动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活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进行投资,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投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由于国有企业在中国的特殊性,它可以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双重角色,结果是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比较盲目,造成一些垃圾工程,呆账坏账现象比较严重,浪费了巨大的资源,给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把这些问题概括为16个方面,并从4个方面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这就是,"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记者重点就"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采访了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潘岳.  相似文献   

15.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意义重大,面临的问题很多,《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把这些问题概括为16个方面,并从4个方面作了非常精辟的概括.这就是,"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记者重点就"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的问题,采访了国务院体改办副主任潘岳.  相似文献   

16.
1国家创新系统与创新管理模式的选择1 1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近代产业革命以来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源泉 ,得到了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的验证 ,并进而成为世界范围的普遍共识。当今 ,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愈来愈取决于该国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技术创新的动力何在 ,如何采取有效的社会建制来提高创新效率与能力 ,这些问题业已成为各国政府对本国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机制进行通盘设计的主题和基点。经历了渐进的探索与积累 ,进入本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 ,人们对技术创新过程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站在新起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无锡应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根本,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而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动力转型的理论假说,即随着经济增长约束条件的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就要随之更换。经济转型最本质、最根本的要求和任务就是更换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运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先后完成的两次经济增长动力转型的经验检验,揭示了经济周期、改革周期和动力转型的内在机制,证明了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不是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不到位,而是需要更换新引擎,实施第三次动力转型。本文还进一步提出了第三次动力转型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乐 《当代经济》2011,(3):70-71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现状,针对目前人力资本投资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晋武 《经济学家》2004,(3):114-115
缺陷之一:在发展的内容和价值向度上“见物不见人”,片面走向了经济主义、功利主义歧途。单纯经济增长论是以经济增长来定义发展的。按照这种发展观设计的各种具体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以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为根本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将GDP增长速度、工业化程度等物化指标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并且认为只要能把经济蛋糕做大,其他一切问题皆可自然解决。毋庸置疑,物质财富的增长在发展中具有基础意义,社会发展不能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多种价值要求的集合。离开了这一主体价值原点,发展就无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