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闽南商人是特色鲜明的地域商人。生发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中的闽商精神是闽南商人长盛不衰的关键。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传承因素造就了闽南商人重商、务实逐利精神;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风格;兼容和开放的气质;家族经营、爱打侨牌的经营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商业要想真正兴盛起来,必须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要破除中国社会对商人的妖魔化。第二个过程,要塑造清新的商业精神。诚信只是商人在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则而已,他们相信的只是一种契约精神。商人就是为了逐利而生的,如果没有经营利润,商业活动恐怕就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中国中原地区的商业已经表现出兴盛局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道路被大量地开辟出来,先进的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商品交换越来越频繁,社会上商品种类众多;流通地域以中原为中心不断向四周延展,一大批杰出商人相继涌现。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早期的商业思想和商品理论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财经界》1997,(11)
商人,与一切的职业一样,虽则有其共性,但如果细细考察则可以从许多单个的商人身上解读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环境及地域特征。过去人们曾把中国各地的商人按某种较为显著的地域特点,将其称为徽商、晋商、粤商、申商等等。历史上,晋商以金融见长,在山西以至京沪广开钱庄;徽商运销内地茶布;申商则多经营进出口生意及制造业;粤商则以在南洋与华南间从事转口贸易立世。一地一时的物质资源、人力财力,配合传统与目前的商业机会,借重于过往及时下的运营经验与风尚,孕育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这样的群体是否也显现于当今社会呢?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企业界人士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半数采访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其最典型的代表应数广东商人、浙江商人、上海商人与温州商人。这项于9月  相似文献   

5.
商人,与一切的职业一样,虽则有其共性,但如果细细考察则可以从许多单个的商人身上解读出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环境及地域特征。过去人们曾把中国各地的商人按某种较为显著的地域特点,将其称为徽商、晋商、粤商、申商等等。历史上,晋商以金融见长,在山西以至京沪广开钱庄;徽商运销内地茶布;申商则多经营进出口生意及制造业;粤商则以在南洋与华南间从事转口贸易立世。一地一时的物质资源、人力财力,配合传统与目前的商业机会,借重于过往及时下的运营经验与风尚,孕育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这样的群体是否也显现于当今社会呢?零点调查公司一项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企业界人士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半数采访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其最典型的代表应数广东商人、浙江商人、上海商人与温州商人。这项于9月  相似文献   

6.
伯仲 《中国电子商务》2007,(2):I0007-I0009
徽商崛起于南宋,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所谓“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是其写照,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创造了雄踞华夏商界三百年之久的辉煌。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这是安徽商人的传统。历上徽商中有不少是早年习儒,以后逐渐走上经商道路的,也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不同,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筹划,因而商业回报也不同凡响:商人有文化,在与达官显贵的应酬,便能投其所好,应时自如。文化的繁荣和兴盛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对于徽州来说也不例外,正是徽商的崛起才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空前辉煌!  相似文献   

7.
孟妍 《商》2014,(1):124-124
“诚信为本,纵横欧亚九千里;以义制利,称雄商场五百年”,这说的就是称雄明清两代的山西商人,即晋商。而引领明代晋商兴盛的领头羊则是山西盐商。晋商的发迹是从明代盐业开始的。那么山西盐商又是如何崛起的?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潮汕商人就有着热衷经商的特点。他们对经商创业的嗅觉奇敏,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潮汕商人的身影,同时他们经商的成功事迹也令世人佩服。文章就潮汕商人热衷经商的特点进行探讨,从家庭观念、文化观念、政策、历史地域因素等方面分析潮汕商人热衷经商的原因。潮汕商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他们的事业,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半径与圆点     
毋庸置疑的是,青岛商人似乎更加热衷于拓展陀螺旋转的半径,而大连商人则似乎更加倾向于选择异地寻找新的圆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明清时代,商业发达地区的商人,以血缘、乡情、乡谊为纽带而组成既松散而又紧密的群众团体。其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十大商帮。 一、山西商帮。又称晋帮,正式形成于明朝中期。晋帮除了商帮共同的特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勤俭吃苦,守信不欺。由于山西境内山陵多平原少、自然条件差,当时的煤炭资源还没开发,物资不丰富,人民群众不畏艰险,吃苦耐劳、朴素节俭,商人也不例外,所以,历史上就有“晋俗勤俭”的美誉。晋帮商人守信不欺是成功之道之一。 第二,尊重公共关系的协调统一,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第三,合伙经营。晋帮通…  相似文献   

11.
浙商与粤商之关键成功因素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商和粤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商人群体。从关键成功因素的视角来看,二者在工作价值观、商机识别与把握、成长模式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而在资源运作方式以及同行企业关系策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分析、比较二者的关键成功因素特征及其异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尹德洪 《商业研究》2012,(10):40-44
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商人可以分为"行商"和"坐贾"两种,"行商"的历史要早于"坐贾"。根据商业集群形成的模型,本文分析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商人由"行商"向"坐贾"转变的原因: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从商业集群处开始搜寻理想的商品,坐贾的出现进而形成商业集群,可以有效降低行商因机会主义行为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清政府采取"引岸制"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垄断权,商人因之获得暴利,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从而使财政得到保证,进而形成了官商相互勾结共分盐利的局面。"引岸制"虽然在最初满足了国家财政和商人逐利的目的,但最终的结果是食盐商品成本上升,价格高昂,流通阻滞,进而导致国家政治进一步衰败,法制进一步瓦解。  相似文献   

14.
杭州商人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杭州上千年的商业历史支撑了江浙一带的商帮的繁荣;从现状来看,鲁冠球、宗庆后、冯根生、马云等杭州商人已成为浙商的领军人物。杭州商人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商业道德,又体现出“品质创业、和谐创新”的典型特色。杭州商人也为浙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近代浙商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浙江商人在经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管理制度、经营思想、人才观念、营销策略、市场竞争意识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具有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达到了当时经营管理思想的较高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16.
昔日众多的商帮群体,改革开放之后浙商独领风骚,与浙江人多样性价值观的形成有所关联。文章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代表性区域的调查样本分析表明,如同生物在多样性的竞争中最终形成了进化一样,多样性价值观的现实同样与经济和商业活力正相关,这种多样性价值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模式的形成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决定的。近代浙商独特的注重工商、务实功利、锐意进取的草根文化特质催生出钱庄独特的会计技术,并影响着钱庄会计技术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近代浙商的三大转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社会制度变迁中,浙商顺时而为,成功实现了由旧式金融业向近代新兴金融业的转变、传统商业资本向近代产业资本的转变、旧式商帮到近代企业家群体的转变。浙商的三大转变表明,在社会转型、制度转变的特殊时期,商人必须自我超越与突破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必须实现良性互动,审时度势大胆进军新兴产业,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在日趋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浙商这个走在时代前列的经济群体也开始出现转型的需要。经济转型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经济转型必先认识其动力机制,组织、心理和行为三要素是实现浙商经济转型的动力系统。浙商的成功实践证明,充分认识和运用这种机制对于帮助浙商转型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形成健康良好的浙商企业家代际传承意义重大。目前,浙商家族企业在继任选拔、培养锻炼、社会促进、法律规范、自我提升等代际传承方面还存在继任选拔机制不健全、创业者轻视企业外部历练、政府和社会各界忽视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和成长、法律规范不健全、企业家的自我提升能力不足等问题。浙商家族企业应加快完善继任选拔机制,重视继任者的企业外部历练,政府和社会应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其自我提升,从而形成良好的浙商新生代成长机制,提高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