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电信业》: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杂志的独家采访、从2月份法国戛纳的3GSM 大会,到3月份德国汉诺威的 CeBIT电子博览会,到3月份中国北京的全球NGN 高峰论坛和全球 IPv6高峰论坛,到4月份的2005年 TD—SCDMA 国际峰会,最近一段时间记者频频参加了这些国内外电信业界重要的论坛、会议和展览,采访了一些知名专家和企业老总,与他们共同探讨了业界内外大事。采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3·15”,今年消费者协会的主题为“消费与环境”,把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到环境的高度,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每年的消费者权益日到来的时候,北京的天气都处在一个乍暖还寒的阶段,刚被春风吹得懒洋洋的市民突然又被凛烈的寒风包围。这种环境倒与电信消费者的遭遇颇为相似。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中,我们看到,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申诉量分别比上季度减少了19.3%和16.4%,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使消费者如沐春风。而同时,关于计费、收费方面的申诉量增加了33.8%,资费问题和不良内容短信等新的热点又在考验着消费者那本就脆弱的神经。新问题不断涌现,解决服务问题仅仅依靠逐个解决热点问题还是不够的,应该两手抓,一手抓热点问题,另一手抓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维护电信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主要的传统媒体都涌入了网络电视(IPTV)领域,而几大电信运营商更是表现出了对于网络电视的浓厚兴趣。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对 IPTV 给予更多的关注,来仔细地看一看。不仅是要看它的精彩内容,更要看它的发展趋势,看它的经济意义及商业模式等,看看其身前及背后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4.
硬措施: 规范电信市场的“强心剂” 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市场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电信市场监管的措施。这是对我国电信监管法规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对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办75号文件下发后,信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3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向世人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全中国成为了欢乐的海洋,2004年8月30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从雅典市长手中接过奥运大旗,挥舞出“四年后去北京看看”的豪言……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幕幕场景还恍如昨日,然而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已在眼前,北京2008奥运就要到了。面对且行且近的2008奥运会,你准备好了吗?对于作为现代奥运中重要一环的奥运通信保障而言,有必要对此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从目前来看,奥运与通信可以说已真正步入了两情相悦的时代,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奥运这一全球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一次更比一次精彩。同样,对于力图开拓信息化大市场,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中国信息通信业来说,奥运也正是一场难得的热身和检阅,然而真要将这份两情相悦变成奥运、通信皆大欢喜,信息通信业必须做好周密的筹备。正所谓“有备才能无患”。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关心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的人都会发现,业界时3G的讨论与关注有些日嚣甚上的感觉。与2000年左右的3G热潮相比,现在的3G升温显得更具现实性,也更加理性化了。拨开3G升温中的各种“喧嚣的外衣”,抛开其中种种推波助澜的因素,我们就会发现:3G标准的选择是各方真正较劲的着力点。信息产业部日前根据对移动通信产业上半年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电信业》2007,(3):70-71
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正朝着宽带化、无线化知智能化不断演变,这种演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畅通和丰富多彩。M2M的出现正在加还这一演变趋势,它将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新一轮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在西方国家电信业步履维艰的时候,我国电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推进经济增长,依然呈现良好势头。但从主体业务电话来看,我国已经步入平缓增长期,固网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增量不增收”、ARPU值(平均每用户收入)不断下降、宽带业务上升缓慢的挑战。于是,彷徨与担忧接踵而来。那么,固网运营商的前景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The article engages with the criticism of my suggestion to work towards synthesis and consilience (i.e., compatibility with natural science, especially cognitive science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t notes that there seems to be agreement about the field’s unsatisfactory state, yet disagreement about the way forward. I attempt to demonstrate that none of the arguments developed by the critics breaks the case for synthesis and consilience, but I acknowledge that there is a pragmatic issue, namely a deeply rooted distrust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相似文献   

1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