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升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新时期,要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深入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本研究旨在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主体、教育介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环体五个部分下,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而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社会的主流思维中就包括互联网思维,大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得有效信息、互相交流感情以及学习专业知识,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赢得教育学生的主动权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高校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更多的挑战,因此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互联网+"的有效结合,必须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其有效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性,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最终推动其迈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创业发展如火如荼。大学生作为最具活力的群体,也成了"互联网+"创业的主体。创业模式在创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模式目前还存在着创业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技术含量低、对国家创业扶持政策了解不够等问题。在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模式的优化上,可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模式、将专业特长与创业项目有机结合、高校加强各类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服务水平、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2016,(12)
随着"互联网+"不断被提及,它提供的这种互联网思维也正在被广泛应用,而这种思维的关键在于创新。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才是其发展的出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中方法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方法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河"的媒介和工具即"桥"和"船","过河"指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方法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那么就无法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互联网+"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握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且要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探寻"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发生改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高校应该在网络时代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的背景下,商业模式不断迭代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常存在五大商业逻辑问题,这也是项目计划书撰写中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创新创业具体项目进行商业逻辑案例分析,项目商业逻辑的设计可以分四步进行,为理顺商业逻辑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与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成为了渗透于人们生活中各个角落的重要技术,"互联网+"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名词。当前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互联网思维的引入并不高,这造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受到的局限性较高,也不利于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本文以"互联网+"背景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9.
微信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社交工具,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和形式新颖的特点深受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时代最为新颖的教育手段。文章将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完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反馈功能和平台个性化设置等方法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概念。"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于大学生新创企业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地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创新,才能保证新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获得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对大学生新创企业的影响和对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大学生新创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企协同育人早已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积极尝试这种模式。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作用,以及校企协同模式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具体能力的培养,最后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广泛关注,参赛人数之多和参赛面之广都前所未有,大赛已成为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载体。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特征和意义,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析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施教方,从引导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参赛能力、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培训师资等方面出发,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对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培训指导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就工科大学生课外"双创"机制探究而言,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特点,互联网背景下工科学生"双创"活动实施两个方面,希望以此探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创"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组成部分,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在互联网经济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工作举措和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当代青年大学生精神世界特点,不断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互联网+"背景与新媒体技术发生直接碰撞,这对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有利,具有理想的理论传播效果,结合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和各高校的探索实践,关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因其能较好整合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更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较好的"教学相长"模式,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刘鑫 《中国市场》2022,(7):186-187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发生很大变革,不仅使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向更高层次进行转变,同时,也令高校财务活动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特点。而且互联网是一股新动力,通过互联网技术,能使高校转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渠道,增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从而促进高校的正常发展。文章简单概括"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征,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优化与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传统教育方法的改变,对教育的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的回顾,进一步梳理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互联网+"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期被广泛地运用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创客教育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一种"产物"。文章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客教育,分析高校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优势,最后提出"互联网+"下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建议,以期通过文章的研究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发展创客教育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高校都在大力推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实践活动的开展,这种做法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其运行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开展。基于此,首先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尝试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