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消费需求的变化,体育文化资源逐渐成为现代旅游开发的热点。民俗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兼具体验性、高参与、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项目,极具开发价值。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的精品旅游,不仅能够满足经济时代游客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可以成为极具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目前国内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同时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此各地区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深度挖掘丰富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探讨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营销对策,旨在为国内体育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丝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走访调查,对当今江西民俗体育文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和解决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想结合的相关难题,提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文化在江西旅游业中的积极作用的战略与对策,积极推动民俗体育文化主题旅游资源的创新,为江西民俗体育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山东民俗体育旅游的现状,提出开拓客源市场、优化民俗体育旅游商品结构、强化民俗体育旅游核心产业、务实民俗体育旅游基础产业、重视民俗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发现: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很多具有文化底蕴的海洋民俗体育项目处在濒临消失的阶段;现有海洋民俗体育旅游项目雷同,缺乏文化内涵,设施简陋,社会参与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南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原则、适合开发的产品类型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开发项目比较单一、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淳朴民风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规划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如何走乡村体育休闲旅游与院校相结合的道路、如何积极推进民俗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如何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结合点以实现"双赢"等方面,提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和整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契机,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保护、传承民俗体育.政府需求给予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人群更多的关注,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谢燕春 《商》2014,(37):290-291
随着社会经济化、全球化,乡镇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西方体育占据体育界的主导地位,而民俗体育的发展是背道而驰,一步一步走向衰亡,为了避免宝贵民俗体育文化的遗失、灭绝。而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可以起到传承及发展的功能。针对民俗体育的教育传承这个问题,本文阐述了其必要性,分析了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理性内涵的文化特质行为,在体育形态的深层底蕴中,有着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结构种种因素的影响。在青海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民族传统体育带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以和其它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使旅游产品结构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9.
湖北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现代化的趋势下,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湖北民俗体育文化和实现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保护原则和发展对策上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已经开始向体验性、文化性更强的文化旅游转变。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辽宁省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因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发展态势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从文化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入手,将辽宁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性;通过市场细分,分析辽宁省进行红色旅游、历史、宗教、民俗、影视等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
本文以河东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以河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客观分析了民间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剖析河东民俗体育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完善河东民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SWOT分析长白山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旅游就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以体育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长白山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开发体育旅游项目的潜力巨大。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分析长白山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与威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长白山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柏林  王丹 《北方经贸》2013,(7):168-169
运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等方法对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龙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体系、发展新兴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新型体育旅游商务区、加大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自主研发、完善体育旅游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和开创生态环保的体育旅游集群产业等策略,为进一步实现黑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体育旅游竞争力,实现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形成良好的体育旅游产业经济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会彬 《商》2014,(35):107-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逐步重视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相结合迎来新的发展。但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代化发展中的负面效应以及传承的瓶颈问题。活态传承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民俗体育活动走进校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结论: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日益增加;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传承的瓶颈。建议:民俗体育是具有极高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体育活动。进校因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可以打造一批年轻的民俗体育的接班人。同时,丰富学校体育活动,为其发展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旅游开放城市的承德,旅游事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与之相应的旅游文化,承德地域满族民俗舞蹈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承德文化旅游产业中,满族的民俗舞蹈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同时为我们挖掘、整理、研究与发展满族民族音乐舞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源泉与实践舞台。为承德的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动力、丰富了内涵、提高了品位。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将承办奥运会足球比赛项目,这给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的形成、开发、利用及体育旅游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发挥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优势,打造世界体育名城,从而实现体育旅游文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民俗体育是我国各民族的一大主要传统文化,是在不断传承、创造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而仡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集中在贵州,其主要民俗体育项目有竹绣球、高台舞狮、抢花炮、牛筋舞、挡耙、踢毽子等,这些民俗体育项目将仡佬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文章对仡佬族的民俗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此为人们了解仡佬族的民俗体育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境内山川秀丽,古迹繁多,民风淳朴,文化灿烂,民俗资源十分丰富,民俗文化形式多样。根据安徽民俗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性特点,对安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更新提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档次、开发宗教旅游产品、打造知名节庆或演艺旅游产品、开发当地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建议,为安徽民俗旅游的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旅游最具魅力的卖点,体育文化旅游是体育旅游和文化旅游的交叉融合,能够满足人们在旅游中欣赏和参与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体验和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明显,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开展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展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王飞 《商》2014,(45):223-223
一、引言 民俗旅游是指以民俗事象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文化旅游活动。常见的游览形式有认知民俗事象、参观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参与民俗活动、体验民俗风情等。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旅游资源,正在逐步展现其巨大的旅游潜力,民俗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