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的基础,在信贷渠道中,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化。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包括促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刺激投资、扩大出口、拉动总产出增长等正面效应,同时还存在增加通胀压力、信贷集中度提高、票据融资急剧扩大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负面效应,我国应深化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信贷监管力度,防止信用通胀。  相似文献   

2.
杨濮萌 《商业时代》2012,(32):64-65
货币替代受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汇率稳定性、利率水平及国内金融发达程度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与通货膨胀程度是影响货币替代效应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2005年第3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及利率对人民币货币替代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替代率之间具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其它因素对人民币货币替代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明勋 《财贸研究》2005,16(2):60-67
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风险分散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等多种渠道影响货币需求,不同效应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狭义和广义的货币需求,且对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小于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原因可能在于证券保证金纳入广义货币统计口径后,提高了广义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因此,货币政策既要注意货币需求总量的变化,更要关注货币需求的结构变化,利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来防止股市泡沫膨胀。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SVAR模型通过利率渠道、价格渠道、货币扩张渠道三种路径分析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传导路径及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在这三种路径下都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冲击,美联储基准利率和美元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冲击效应较为显著,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汇率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进口价格效应影响物价水平。递归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本轮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其中,资产价格效应、货币替代效应、进口价格效应依次增强,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同时,汇率预期变量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的数据,分析我国名义有效汇率、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对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同时,货币供应量会对物价水平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货币危机。通过对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进行比 较,分析其特点、意义和缺陷,总结了国际主流经济学研究货币危机的基本思路,指出未来货币危机理 论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琼  蒋振声 《商业研究》2003,(12):93-95
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具有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票价格分别与广义和狭义货币需求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互为因果,具有反馈效应。货币政策应该把股票市场纳入总量经济范围,股票市场的监管应该包括倡导理性投资,拓宽投资渠道,理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关系,规范社会资金流动。  相似文献   

9.
货币危机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货币危机。通过对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意义和缺陷,总结了国际主流经济学研究货币危机的基本思路,指出未来货币危机理论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就在人们担心放松银根将引发通胀之际,通缩风险却已降临.三大发达经济体之中,美国和欧洲正在走向通缩,日本更是已经陷入了通缩.初级产品价格和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货币都有所下跌.金融危机具有通缩效应的原因在于,危机会导致现金需求上升、银行中介功能瘫痪,从而降低货币乘数,令基础货币的增长无法推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会在产能严重过剩之际抑制总需求.通缩是危机的延伸,它会增大实际债务负担,并损害利润率.持有巨额债务的全球银行业将面临资产负债表的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1.
欧洲债务危机在其爆发、蔓延和升级的演变过程中对欧元汇率,主要是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带来巨大影响。基于汇率决定理论分析,欧元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货币套利交易是导致欧元汇率震荡的三大主因。透过欧洲债务危机对欧元汇率影响具有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汇率、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将危及经济和金融稳定等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信贷约束下联系汇率与产出的货币危机模型,从资产负债说的角度研究了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和条件.这个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可以解释第一代货币危机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文章从分析的角度,分析的原因及政策建议三方面与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强调了生产部门资产负债的失衡是危机产生的重要条件;指出危机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下都可发生;指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货币危机后才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8,(23):22-23
近3个月来,全球通胀压力明显减轻。包括大宗商品价格、劳动力成本和通胀预期等前期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明显走弱。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导致企业和居民缩减自身需求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体系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效应,即资产紧缩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债务紧缩效应和货币紧缩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央银行透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将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扩张货币,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该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从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角度研究2007年~2011年准备金率工具使用较为频繁这一阶段的实际政策效应,最后得出该时间段内变动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为正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了解次贷危机,减少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基本概念的介绍,总结了其对金融机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对次贷危机的必要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信贷约束下联系汇率与产出的货币危机模型,从资产负债说的角度研究了货币危机发生的机制和条件。这个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可以解释第一代货币危机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文章从分析的角度,分析的原因及政策建议三方面与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和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强调了生产部门资产负债的失衡是危机产生的重要条件:指出危机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下部可发生;指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货币危机后才能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7.
股市财富效应与货币供应量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立新 《财贸经济》2002,(11):21-24
一、货币供应量通过间接传导决定股市财富效应 货币供应量的传导顺序,首先是影响货币市场,然后才是影响资本市场.因此,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主要以间接方式影响股市资金面的变动.货币供应量带来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其过程影响了银行存款结构,其结果改变了社会资金总量,从而引起社会财富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继而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形成股市财富效应.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间接调控股市的结果,使股市资金的存量和流量发生变化,这种资金面的变化决定了股价的变化,从而也决定了股市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8.
高赛 《商》2012,(24):65+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危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界对货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意味着相同程度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通过构建四类货币供给方程全面测度中国货币政策冲击,藉此验证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性及表现形式。研究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当期正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大于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但滞后两期和四期负向货币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则分别大于相应滞后期的正向货币冲击的影响力度;考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比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高赛 《商》2013,(3):58-58,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危机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界对货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货币危机的传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