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楚纪南故城是中国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实证调研的结果表明,楚纪南故城遗址区内居民行为具有对遗址保护政策存在抵触情绪、遗产保护意识和知识薄弱、参与遗址保护度较低等三个特征。遗产管理体制不畅、遗址保护政策的限制、利益主体的多重博弈是影响居民行为的主要因素。为了保护楚纪南故城遗址,建议采取建立楚纪南故城大遗址保护特区、对遗址区内居民保护行为进行补贴、对遗址区内居民破坏行为进行惩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唐朝曾有17位皇帝在这里办公、居住;大明宫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代宫殿建筑的考古宝库,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我国"十一五"大遗址保护示范园区,是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江新区承担保护建设的又一重大文化力作。  相似文献   

3.
水洞沟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社会环境良好,自然环境独特,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资源禀赋。基于遗址保护的水洞沟旅游开发,银川市政府应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为根本导向,优化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出保护与开发并重。历史遗址文化特色与现代旅游功能定位兼容的观光旅游产品、体验型旅游产品和主题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面貌是通过城市形象来体现的,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肩负着继承传统和保持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本文通过调研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现状,分析工业遗址现状对提升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挖掘工业遗址文化内涵。在对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形象地理识别、人文文化识别和视觉识别的理念,在对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进行保护研究的同时提升沈阳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倪茜  师立德 《商业科技》2009,(8):196-197
本文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府谷古城,对于古城及其古建筑遗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府谷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唐山地震后对地震遗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阐述了汶川地震遗址资源进行系统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并根据对汶川地震遗址具体情况,提出对汶川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类文化是在历史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除了民间存留的一些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外,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和存留下来的各种文化典籍(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纸本、音像、口碑等)和遗存(遗址和实物等),是其赖以保存并传承、发展的惟一途径。如果没有这些典籍和 遗存,就很难摸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  相似文献   

9.
邢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窑文化遗产更是我国瓷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邢窑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开发与保护,让后人能够了解我们的这份文化遗产,并且能够继承和弘扬我们这份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遗址旅游项目开发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产业的具体化,在其项目开发中,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实践性、系统性等原则.遗址旅游项目开发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建立开发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权重,以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昊鹏 《商》2014,(41):249-251
大遗址是悠久历史文明的重要体现,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不仅能够有利地保护现有文化遗迹,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遗址产业改善民生、拉动经济的作用。因此,针对大遗址文化产业文化组合与空间活化发展策略的研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的至高点,顺应当前大遗址保护发展趋势,利用遗址集群效应所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大遗址文化产业体系,从而为世界璀璨的大遗址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当前各国和各省份重点发展的产业,考虑的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附加值的特性。瓷都——景德镇,作为千年窑火铸就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许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文章以景德镇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为切入点,探讨其资源优势对于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振兴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来,卞先生在其《国策百谏》中专门就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保护圆明园遗址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卞先生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遗址,如何真正做到圆明园遗址保护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巴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近年,许多巴人文化遗址相继出土。为了保护和弘扬巴人文化、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对这些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为例,分析了巴人文化遗址的旅游价值,以及对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对策,提供了一个巴人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20,(3)
通过对南充丝绸的调查与研究,以工人的视角洞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成就,分析南充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挖掘丝绸工业遗存独特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增进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认识,增强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及再利用意识。与此同时,探索丝绸产业与工人转型的发展思路,为历史文脉留存提供解决路径和南充方案,亦对其他传统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知秋 《中国拍卖》2020,(1):88-91
2019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上发布的成都东华门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2000多年以前,这里就已经是成都核心生活区,且一直延绵至今未易址。古代城市遗存,主要包括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这些遗存表明,秦汉以来的成都核心生活区就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这为研究成都2300余年的建城史,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景德镇陶瓷”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目前其兴起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正推动景德镇迈上“文艺复兴城市”之路。通过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现有的聚集格局,以及剖析陶瓷文化产业聚集区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规划、功能定位、风险投资、人才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等七个方面,提出构建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保护我国有代表性的、颇具国际竞争力的“景德镇”地理标志,对于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陶瓷经济的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行政、司法及社会层面对景德镇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市场周刊》2012,(4):9-9
1997年,6000年前的南京高淳薛城遗址重现天日.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空白。从此,薛城遗址赢得“金陵第一古村落”的美名。2011年底,在南京市公布的八大重点文化工程之一的大遗址保护工程中,薛城遗址位列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