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种网络课程平台的普及,网络学习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协作式教学模式引领了学习潮流,Moodle作为一种易用的、免费的网络课程平台更加推动了网络课程的推广。本文提出构建以Moodie平台为基础的学习环境设计的操作案例,并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为例实现了网络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郝静 《商》2014,(2):386-386,37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超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更宽广的获得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代大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这个全新的信息交流渠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时尚,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广泛应用的网络背景下,一些网络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网络带来的负面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已经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剑  吕向阳 《电子商务》2011,(2):61-62,69
Web2.0为网络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将Web2.0的理念和技术应用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之中,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技术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在综合分析网络课程现存问题和Web2.0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课程学习平台、个人学习平台、协作交流平台和动态资源库等四个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普及各个领域。网络不仅是一种向外界发布最新信息的渠道,也是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而人们在这一平台上发表意见时,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那么网络舆情的管理也应备受重视。在网络使用人群中,大学生居多,为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之一,网络学习也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教学方式和渠道,学习者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吸收更多知识。文章在总结e-LeaRning2.0网络学习优势的基础上,对网络学习的模式以及网络教材的设计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1年末“大规模公开线上课程”(MOOC)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MOOC平台以其互动性较强,课程资源优质和学习本元的回归的优势快速发展.这种新学习平台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不同的程度的影响,这对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兴起的大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淮阴工学院文献检索课程面临的困境,探索MOOC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构建"MOOC+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提高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质量,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我们高校教师传统的授课模式受到冲击,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诉求。微信公众号已经逐渐成为大家广泛使用的交流和阅读平台。本文以电子商务课程为例,结合微信公众号,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并且衍生出许多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网络借贷平台。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大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风险意识、借贷平台的鱼龙混杂、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法律不完善等是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强化政府监管、增强学校教育引导、加强学生自我约束等几个方面提出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有着一定程度的自觉性,但他们还无法抵制网络不良现象的侵袭,对如何辨识媒介信息的水平还未达到成熟。在错综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学习、思想及生活等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加强了当代大学生与外界的联系,为求知学习提供新渠道,同时也带来不良信息,如价值观缺失、道德底线丧失、理智毁灭、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学业荒废等,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网络时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素养道德观、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邹雨仁 《商》2013,(10):232-232,217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业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我们高校教育教学领域。而在线学习和信息资源共享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对于当前高校存在的网络教学资源而言,大多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进行的在线学习平台,或是面向全校的通用资源共享平台。考虑到以上两种平台的不足之处,本文结合两种平台优势从我校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综合的实验室教学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重视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大学教育的应尽职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垃圾信息的泛滥、碎片知识的渗透、社交能力的弱化等挑战,同时也为改革知识供给方式、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带来了重要机遇。"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开辟多元互动渠道、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国内高校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不完整,操作过于复杂,不仅信息内容过于单一且信息提供过于封闭,只有小部分学生可以接触到所需信息。而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搜索已成为高校学生搜寻资料的主要途径,而其中存在的耗时长,相关性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学生对学习笔记、往年试卷等学习资料有着大量的需求,而传统的纸质资料传递及搜寻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料广泛共享的可能性。为此,我们成立该项目组对高校大学生学习资源网络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并将逐步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使用的网络共享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学习效率。该网络平台将以河海大学本校为试点进行研究,进一步向其他高校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鹏 《北方经贸》2013,(3):175+177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科研信息和方便快捷的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严重问题,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产生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商》2015,(39):215-216
网络当前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来说同样如此。网络既是学习休闲的必备工具,同时也为大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提供了平台,由此,网络宣泄是一种社会安全阀途径。以网络为媒介的安全阀机制存在一定弊端,要完善网络安全阀机制,科学引导大学生的网络宣泄。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MOOC以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文章对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律,对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进及监管的逐渐放开,互联网金融产品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各种P2P(Peer to Peer)理财产品和借贷平台走进人们的生活,针对学生群体的贷款平台也逐渐成为各大网络贷款公司开拓大学生客户群的主推服务。基于阐述学生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和大学生网络贷款的风险,提出防范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信息化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色。结合牡丹江医学院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文章针对如何优化、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引入个性化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研究。以期为医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提高网络学习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贾韶丽 《北方经贸》2013,(12):191-191
针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以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非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立体化的教材、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和立体化的评价机制,可以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与测试,实现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洪华 《品牌》2014,(12):209-209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网络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运用空间,以便更广泛的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是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水平,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学习、自由思想交流的环境。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国内外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研究现状,从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目的意义、作用与优势、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