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丽 《商业观察》2022,(13):89-92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当前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事业单位综合水平的基本要求,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经济持续兴旺发达的关键保障,是一个事业单位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关键举措。中国的事业单位是中国优秀的技术人才集中地,虽然汇聚着大批的专业技能人员,但是其传统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内部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激励能力不足,所以出现了人才配置比例不协调、人才闲置浪费情况严重、教育设备落后和专业技能人才管理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在人才争夺加剧的今天,加强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传统的经营理念与方式已不适合中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已经成为了中国很多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并且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对中国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苗建丽 《现代商业》2014,(15):109-110
事业单位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拥有一大批优秀人才,根据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社会高端人才都任职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正是依靠这些优势人才资源力量来向社会提供服务,支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由此可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地位,因此,必须加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激活人才效能,使其支持单位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才作为人才资源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也是一个地区保持活力发展的动力。本文从人才配套经费、人才服务保障、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创业扶持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温州青年人才政策供给现状。同时,本文以温州市青年为研究对象,调查青年人才的政策需求,根据调查结果,从建立健全政策宣传途径、构建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发挥人才激励政策的杠杆作用等三个方面为政府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激励机制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也可以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人才激励机制,则需要将上述两种分类下的激励实施办法进行有效整合,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具体的运用策略可围绕在激励兼容原则下调适现行人才激励政策,加强激励的过程监管优化激励资源的配置,公开人才的标准和业绩要求使激励阳光化,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分时段考核人才业绩等方面展开构建。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中,变企业人才资源为人才资本多沿用经典的激励模式,由企业对人才资源加入生产到创造价值的全过程进行激励。本文认为,对于转化真正有效的激励模式并不是全程与单向的,而是以企业与人才资源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激励重点,既包括企业通过企业契约设计、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等措施激励人才资源,又包括人才资源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等措施激励企业的双向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各大城市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力量,展开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哈尔滨市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颁布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抓住人才资源,促进和引导人才的引进,但当前的人才引进仍然还存在着人才政策优势相对不足、政策宣传不够、人才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对政府人才引进的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执行三方面分析,对人才引进政策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破解。建议通过人才引进政策的科学制定,多方宣传,强化执行等手段探索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7.
第一产业人才资源是影响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人才资源相关指标(第一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才密度)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与第一产业GDP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影响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认为应加大对其的投入,保障第一产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可依托的重要资源,是改善养老结构和模式的可用资源,是形成"以工养老"模式的重要载体,是社会、高校都必须重视并加以利用的资源。本文着重对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了进行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认为应该充分发挥高校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科研、技术、学科建设等经验,并在规范管理办法、实施奖励机制、搭建服务平台和整合人才资源等措施上进行强化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这五支人才队伍的角度阐述了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为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苹  陈维政 《商场现代化》2007,2(24):304-306
人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企业持续经营的首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重新认识人的属性和特点。"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这一观点的提出,意味着对人力这一生产要素的重新认识,将有力地推动理论界和企业界去探索如何有效地激励和调动人才积极性。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有效地区分了"人才资源"、"人才资本"等重要概念,提出了劳动力资源特性与资本特性的统一,以便今后深入开展对如何实现从"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企业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如何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是关键。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做好人才有效开发与利用,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人才与专业、技能人才,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人才是关键。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专业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人才流失现象愈显严重。本文浅析了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聘任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符合单位事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到相应岗位上,对于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聘任制制定原则、竞争体现、机制完善等方面探讨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的重要性和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就是人才资源的配置和占有.企业想要做大最强,高素质的团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无私奉献及才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使用以及才能的发挥,才能有效地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企业立足审计过程中人才资源管理的开放性,研究开放式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将干部、人才培养与审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开放式审计人才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开放式审计人才培养开发运用机制,推动开展开放式的审计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培养锻炼专业能力、沟通能力、政策水平高的一支干部和专家队伍,同时解决当前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推动审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长远发展,实现审计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双赢”。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人才是关键.对于科研事业单位来说,专业技术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人才流失现象愈显严重.本文浅析了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专业技术人才在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企业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职业发展通道缺乏,职称评审欠合理;激励措施单一,评价方式不科学;培训和培养的机制不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不配套等问题。有效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应加快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通道、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和激励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以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广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情况,研究广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较为落后、激励政策力度不够、缺乏培训交流、考核方式单一、晋升空间有限、整体收入偏低等困难问题,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广西事业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需创新人才管理观念、健全党管人才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开发、强化绩效考核工作、深化薪酬制度改革等对策建议,为实现“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发现,而高素质人才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基础,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受到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激励措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被各事业单位广泛应用,本文以社保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简述运用激励机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贺媛 《市场周刊》2020,(17):0159-0159,0161
伴随着现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如果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更好的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在自身的薪酬管理、薪酬激励上进行改革,通过薪酬方式和方法不断提升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让事业单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由此,文章以“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及薪酬激励方法研究”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此研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及薪酬激励方法,促进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