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规划法》对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也是现代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是有效配置、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保护城市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城市规划就成为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实现城市发展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所以,城市规划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增强其权威性、科学性、专业性、民主性和公益性,以克服因规划缺失、漠视规划、规划编制混乱、规划不当等原因而导致城市发展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是我国近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产业转型、社会转型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等内在动力,研究城市文化多样性、缺乏市民认同等存在问题,对我国建设城市空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进入城市去工业化发展阶段,旧工业空间被放弃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会导致城市原有的生产关系网络、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历史文脉受到破坏,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对高端资源的恶性争夺。文章选取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威廉斯堡作为案例,对比分析了纽约中心区与威廉斯堡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发现:城市“创意”新经济所意味的灵活性、创造力和创新特征也往往存在于旧工业空间,但容易被忽视;旧工业空间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能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合理发展;旧工业空间的利用与保护,对于城市产业高端化和服务化的良性、均衡发展十分重要。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广东阳江刀具小镇、广州海珠区创新岛、广州荔湾区广钢新城以及肇庆新能源汽车等案例,就我国如何进行旧工业空间保护、激发创造力和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等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呈现互动特征。城市空间变革在关注城市功能性、物质性发展的同时,浓缩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向。从老工业城市转型来看,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城市景观和公共设施的打造,更是多元主体参与塑造城市精神的互动场所;公共空间不应只是消费场所,更应是公共活动中心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源泉。在城市发展中,包括公共活动空间、公共交通等生活设施,应成为城市关怀人、陶冶人的主体,在开辟新的空间形态的同时,多重空间的拼贴和意义营造也应成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城是以高等教育产业为主导,具有知识创新与转化功能和社区服务功能的城市化区域。城市对大学的需求促进了大学与城市的结合,城市与大学的发展优势互补导致了大学城的出现。大学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推动教育发展在城市空间上产生的投影。  相似文献   

6.
新城区商业难题的空间分析——以南昌市红谷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化、促进城市发展,大多数城市积极开发新城区,但许多新城区在快速发展中却出现商业冷清、居住率低的难题。这除了新区发展时间短的原因外,还与开发时没有从人的角度优先考虑商业的发展,导致城与市不能完全融合有关。新城区需要在产业发展与城市定位、工作与居住等方面促进商业发展,促进城与市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选取中国2011—2020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中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狭义、一般和广义三个层次实体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一般和广义层次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中西部地区的赋能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减缓资源错配、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计量的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促进本城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对邻近城市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进一步探索后发现: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外溢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衰减特征,在950 km以内为空间外溢的密集区域,当超过这一阈值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产业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区域,依托产业开发区,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结构,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就我国产业开发区空间拓展的动因分析入手,结合空间拓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产业、城市发展等角度分析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拓展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该产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资源型城市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政策导致对资源型城市形成长期欠账,使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对政府提出政策需求。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扶植机制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进行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演化研究,有助于认识与把握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演化规律,促进区域旅游发展。选取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为时间研究截面,采用标准差与离差系数、旅游经济联系和Zipf维数,分别从空间经济差异、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等级结构三个方面分析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发展不均衡性增强;(2)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武汉市在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3)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等级结构总体上呈优化趋势,但中间层次的优秀旅游城市还很欠缺。最后,就湖北省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空间地上权制度在美日等国城市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我国物权法虽已于第136条规定了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但该项制度的应用实践很不充分,这显然与我国城市化进程很不相称.空间地上权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作用突出.它的导入,对于破解现代城市土地问题,促进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城市设施一体化水平,保护物业权利人利益以及削减事业费开支、增加国家空间使用费收入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人类对一个城市空间、历史及精神层面不断认知的结果,是具有功能性的空间艺术设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秦皇岛市作为是中国惟一一个因皇帝尊号而得名的城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究秦皇岛市的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的融合有利于秦皇岛市在城市建设上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资金管理风险也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都会对其资金管理风险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必须要科学、合理、正确管理和控制资金管理风险,以减少和防止企业因资金管理风险而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当前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管理风险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研究和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方法,以期尽可能地避免资金管理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大气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呈日益严重之势,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等及汽车尾气和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出的氟里昂。这些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从人体健康、农业损失、物品损失等几个方面估算。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由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发病率在我国已达30%以上,矿区职工达到95%以上。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的  相似文献   

15.
辽宁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环境历史欠账较多,曾经以拼资源、拼能源的方式换得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日渐显露。据统计,全省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辽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辽河治理,碧海行动计划,城市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努力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战略的实施,原有的产业空间布局已不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要求。产业空间在形式上在向经济开发区、专业工业园区、大集群化发展。空间位置上向城市郊区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导致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空间塌陷,引发一系列矛盾与冲突。新社会空间的重构及与新产业空间的耦合值得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戴慎志教授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刘婷婷博士在2012年第9期《现代城市研究》上发表题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公共避难空间整合建设初探》一文,认为慢行交通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交通模式,因区位与选址、场地规模等级、服务半径、避难设施、避难通道等特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已成为联系公共避难空间的重要纽带。由于城市规划与建设往往强调的是城市主、次干道  相似文献   

1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转移人口获取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空间资源及实现城市社会空间融入的发展过程,也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市民化历程的前行,涌入城市的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地理区位空间的非公正分配,城市社会人文空间的非公正包容及城市权利非公正赋予的城市空间正义缺失困境,这些都严重阻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空间融合与重构,以"城市包容"的思维推动转移人口城市空间的变迁发展,以法律原则、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城市空间权益。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空间环境的约束,而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恰恰符合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全面进入城市时代,城市发展将由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驱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我国实现“十二五”时期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平潭综合试验区拥有独特的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20.
空间生产与城市空间创意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在各大城市相继通过内部或外部空间结构优化来实现城市意象革新时期,行政区划调整为合肥市奠定了城市跨越性创新发展的基础。通过顶层设计引领城市意象创新传播的愿景,大湖名城拓展城际意象传播的竞争能力,幸福城市建设为意象传播缔造精神港湾等举措,创造出合肥市独树一帜的"大湖、名城、创新"的城市传播内涵和意义,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获得了全新的形象与传播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