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从就业数量上看,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稳定,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拉动作用比较理想。从就业结构上看,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能够促进该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但是服务业不存在这种效果,反而是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导致了服务业外资的引进。为此,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充分发挥服务业带动就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2年我国外商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知识资本模型和知识资本—洗钱模型为基础,对比离岸国家(地区)与非离岸国家(地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研究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洗钱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绝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抑制作用;相对市场规模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体行业有促进作用;劳动力丰裕度严重抑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及整个行业;贸易成本和距离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苏健  史飞飞 《中国市场》2011,(45):143-144,147
本文从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和出口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大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起出口结构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占优势比重逐步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4.
马莉 《商场现代化》2007,(12):172-173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溢出效应的渠道、外商投资的动机和跨国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几个方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横向效应、后向效应和前向效应,并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后向关联效应促进东道国相关产业发展,然而这种关联效应并不是整齐划一的,不同行业其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关联效应存在差异,对于后向关联效应较强的行业应鼓励外资进入;反之,则应适度缩减。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年制造业15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进行研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以确定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6.
李飞 《商场现代化》2010,(18):59-60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我国制造业规模在利用外资的基础上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制造业和东部沿海地区,其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在资金来源中港澳台资金占据较高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其从GDP增长、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进出口贸易、国内就业、综合要素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工业产出和环境污染相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制造业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的关系,并检验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CK)的形状。研究表明:FDI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快速增长起积极作用,且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其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能有效减少其所流入行业的污染排放。进一步扩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并提高引资质量对改善制造业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飞 《中国市场》2010,(28):82-83
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史飞飞 《中国市场》2011,(2):174-175
本文从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出发,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提升两个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时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我国已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就业问题是我国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外资的引进对我国就业数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我国引进外资现状出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三大传导机制:国内投资、技术转移和国际贸易,进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效应是积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1992年起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引资国,2001年更是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制度更新以及解决就业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外商直接投资对大学生就业是否产生影响,作者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对大学生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国的地区间、城乡间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在吸引外资的众多行业中,制造业是其中率先开放的行业,也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活跃的领域。在制造业引进外资并获得快速扩张的同时,制造业收入差距会更直接更显著地受FDI影响。所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收入①水平的变化、对制造业的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变化以及整个经济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本文使用威尔逊系数探讨制造业收入差距问题,发现FDI的持续投入会使制造业收入差距呈倒U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从长期来看FDI对制造业收入差距具有缩小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关注的热点,各级政府都把外商直接投资视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鉴于此,作者选取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就业有显著的直接创造效应,也产生了就业挤出效应,但这种挤出效应并不显著,而其总就业效应是显著为正的,同时文章根据此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1997~2005年我国服务业各行业经济增长的数据以及同时期服务业各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在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描述、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行业生产总值作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广州服务业利用FDI的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随着广州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文章对1980年至2005年广州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存在由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效应、就业效应和物质资本积累效应是广州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短期和长期就业效应对流入地的服务业就业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剖析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广东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服务业就业市场的发展特征,实证考察广东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业劳动力市场产生的总就业效应为微弱负效应,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广东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短期就业效应为负而长期就业效应为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的情况下,针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于引进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就业效应和通货膨胀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直接投资逐渐进入中国各个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其效应是多方面的又是极其复杂的,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不同产业,不同投资方式,不同投资规模等方面考察,分析其对国内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日趋提升,当前我国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发生了转变,吸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偏好呈现出由"量"向"质"的转变过程,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成为我国在吸引外资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质量和利用质量两个角度,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定义和衡量方式,并进一步探讨了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从技术进步效应、倒逼国内企业研发创新、对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三个角度对我国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最终提出确保国内市场与政策的宏观稳定性;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实现本土制造业企业自发创新升级;全面评估外资进入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