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外贸服务供应链是一个新兴行业,它以低成本高效率,专业服务外贸企业非核心业务,使外贸企业或者生产企业专门从事其核心业务。本文分析外贸服务供应链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和人才知识与能力要求,研究外贸服务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嵌入NIIT BPO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紧缺急需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下,从外贸从业人员之职业需求分析到商务英语专业如何优化人才培养以如何满足外贸的现实需求,对我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建军 《中国市场》2010,(36):87-88
当前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人才培养同企业需求相脱节,因此高校在进行营销人才培养时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本文探究了营销人才供需矛盾的产生原因,分析了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因素,提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岩  于爽  聂鼎昌 《商业时代》2011,(10):36-37
本文立足于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根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对实证区域多家涉外企业进行了调查,并结合统计结果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外贸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厦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企业对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入手,指出目前厦门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路径,最后有针对性提出面向厦门自贸区建设的外贸人才培养改革建议和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军安 《北方经贸》2022,(4):131-133
针对外贸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外贸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在梳理“法商融合”概念以及研究评述基础上,提出要打造“法商融合”复合型外贸人才培养新模式。新型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外贸职业经理人,要从课程体系、专业资源库、实践模式和教学团队四方面入手,培养适应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外贸行业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商业的到来,企业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培养适应信息化、市场化需求的新商科,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信息化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商》2015,(16)
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对外贸易行业,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短缺即将成为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外贸类人才应该具备多种知识和能力,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提出了多项实现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规格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郑荷芬 《江苏商论》2020,(1):47-49,56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倒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与时俱进思考如何开展新型外贸人才培养。文章从分析我国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外贸人才需求变化入手,从六个方面探讨高职新型外贸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营销视角探讨中国外贸出口型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营销的异同,指出中国外贸型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被动的国际贸易观念,树立更富有主动性、创造性的国际营销观念;通过从产品导向转变为顾客需求导向、从价格导向转变为顾客成本导向、从通路导向转变为顾客便利导向以及从促销导向转变为与顾客沟通导向四个具体的观念转变,从而走出国际经济贸易分工中"微笑曲线"的最低点,使众多外贸出口型企业成为强大国际贸易实体.  相似文献   

11.
伍启凤 《中国市场》2013,(38):153-154
伴随重庆市外贸增速逆势而上的良好发展趋势,在地理优势、物流优势、政策优势等硬件条件下,促进外贸人才培养,增强重庆外贸行业软实力,打造外贸比较优势是发展必须和趋势。本文介绍目前重庆外贸行业发展情况及其人才供需特点,提出外贸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介绍外贸人才培养的方法,重点突出重庆市高校培养为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贸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巨大。本文从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不应求形成的矛盾入手分析了外贸电子商务人才的特征以及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外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传统外贸日渐衰弱,跨境电商逐渐兴起,并已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跨境电商背景,分析了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呈现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定位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专业课程、开发跨境电商平台仿真实训系统、形成校内、行业双课程负责人制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后,小额跨境电商贸易额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这种新型的外贸方式成为我国外贸新驱动,企业急需大量的能运营跨境电商平台又懂外贸操作的人才。而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只有传统贸易方向,并未形成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这使得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脱钩。文章从人才培养规模、培养途径、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四个方面对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从名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输送合格的职业人才,最终是以就业为导向。但在人才培养输送企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质疑。"以就业为导向"是否落到了实处,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贸人才。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条件分析和对现有培养模式和方法的梳理,提出跨境电商外贸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传统外贸面临转型升级,我国大部分中小外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于外贸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行业企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以安徽省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为背景,探讨如何构建系统的国际贸易职业综合素质养成体系,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外贸专业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敏芳 《商场现代化》2014,(26):174-175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了外贸的行列之中,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些新型的外贸实体对人才的要求是上手快,专业性强,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职业教育应当结合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专业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其岗位群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曼 《商场现代化》2015,(3):138-139
随着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外贸岗位的新旧更替及职业内涵的不断变化,探索"双T"结构外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T型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的T型结构课程体系,通过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以培养广度与深度兼具的、知识结构完备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贸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人才培养中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性和针对性,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航空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以企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