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企业外部环境的视角探究地方官员腐败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通过搜集2003~2013我国各省市腐败案件立案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地区腐败程度越高,所在地区的企业负债融资成本越高,意味着我国地方官员腐败提升了企业的负债融资负担;相较于国有企业,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负债融资成本的影响作用更显著,意味着民营企业融资受地方官员腐败的制约更大;地区腐败与股权融资成本不相关,说明我国地方官员腐败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地区腐败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影响证据,同时也为企业权衡地区环境与融资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较低的背景下,地方官员极易引发腐败行为。从财政透明度和财政分权的研究视角,以省级政府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探讨了财政透明度、财政分权以及两者交互项对腐败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产生有正向效应,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腐败有负向影响,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财政分权对地方腐败的正向效削弱,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以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政治推动力从中央政府转到地方政府。政府行为的市场化不仅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推动力,也为地方政府官员运用现有权力和可控资源进行寻租提供了可能。从地市级层面上探究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并将官员腐败纳入地方政府产生干预行为的动机,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多重利益驱动下产生的银行信贷干预行为,会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地市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财政激励、晋升激励、腐败都会对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但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且三种利益动机驱动下产生的信贷干预行为的影响程度同样存在差异,其中晋升激励和腐败行为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腐败高发期”,行政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运用行政生态学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及根治对策,以期对我国良好行政道路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吴斌 《致富时代》2011,(3):76-76
该文从我国腐败的现状入手,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官员与政府之间官员腐败和监督问题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腐败发生的相关政策建议,认为应该主要从加强体制建设、提高官员素质、加大腐败惩治力度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财政非税收入近年来不断扩张,相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有国家发展方式、现行行政体制等宏观的深层次原因,但从其社会因素看,这种财政结构在运行中不断自增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部门、官员腐败及有利于维系这种腐败的财政管理互动关联。本文实证分析了非税收入规模、官员腐败与财政透明度的互动影响,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非税收入规模扩张会显著促进官员腐败行为,而官员腐败行为会使官员倾向于降低财政透明度,进而导致非税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张。进一步,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别非税收入与官员腐败、财政透明度的关系,发现行政性事业收费收入规模和专项收入规模存在上述类似的循环影响关系,而与罚没收入规模不构成完整的逻辑循环。本文认为,在现行政府体制下,应控制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并主要从治理腐败和加强与改革财政管理方面遏制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论政府官员的寻租性腐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青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3):269-270
从寻租理论的视角解读了当今社会政府官员的寻租性腐败现象,对腐败的原因和腐败的危害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治理政府官员寻租性腐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寻租理论的视角解读了当今社会政府官员的寻租性腐败现象,对腐败的原因和腐败的危害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治理政府官员寻租性腐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权力代理人腐败的经济学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将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纳入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的研究。从经济人角度分析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选择实施腐败前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和收益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腐败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官员在对腐败预期成本和腐败预期收益两方面分析比较后所做出的主动性行为选择。进而得出预防控制腐败行为的根本方法,一是增加政府官员实施腐败行为的私人成本,二是降低其腐败所可能获得的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态势以及回顾公共投资腐败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指出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不理性的过度融资及实施众多无约束的不计回报的公共投资项目,其重要动力在于负责公共投资项目的官员可通过创租或设租等腐败行为谋取巨额利益,从而导致和加剧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对此笔者提出了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行贿者和政府官员的博弈模型,对我国腐败模式发展演变的经济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在社会生产中的成分日益增加,但政府行政权力远未退出经济生活,因此寻租空间日益扩大,从而推动腐败模式从个人腐败到团体腐败转变.减少国家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预,对有些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由市场解决,可以有效降低腐败的发生率.对于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的领域,应该做到限制政府官员行为的随意性,使其无法为寻租人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12.
罗义 《商场现代化》2006,(22):58-60
寻租理论、腐败的经济分析、政府被控论等抽象理论对腐败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但是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各国腐败的差异状况,笔者从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腐败盛行的制度环境,指出计划经济时期全能政府圈定的过大的规制范围、转型过程中渐进的“特许式”改革、法治和民主政治的不完善、官员升迁任职制度、政府在部分资源领域的垄断控制等是导致我国商业腐败盛行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有关财政分权对公共品供给影响的研究,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制度特征,以及不同公共品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得出地方政府偏好基础设施类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而轻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供给。现实中,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目标的差异、地方政府扩张预算外收入的策略性行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张、腐败等因素都影响公共品的供给。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9):135-136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过度投资所引起的地方债务激增,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风险,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叫停不少违规或擦边的融资方式,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地方政府是由地方官员组成的,在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地方官员的利益。因此,本文从地方官员的治理着手,研究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和经济责任审计对这种影响的约束作用,进而用实证检验经济责任审计基于对官员权力约束而产生的对地方政府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行政腐败是行政权力在运行中由于缺乏制约和监督而产生异化和失控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诞生的电子政务,为预防腐败提供了一种高科技的技术预防手段.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可以强化对权力行使行为的监控、实现政务公开、推动政府体制、民主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创新等形式,更能够制约权力、防止权力被滥用,从而有效遏止腐败,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利益冲突,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即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已成为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对官员的基本信任。防止利益冲突已被多数国家视为有效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策略。因此,借鉴国(境)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江梦君  鲁晓妹 《现代商业》2011,(15):140+139
反腐倡廉建设是我国政府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腐败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政治上对社会、政治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在经济上带来了社会资源配置低效率。本文以官员与人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博弈模型分析腐败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反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行政腐败的角度剖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通过选取世界银行(2006)企业调查数据中的120个地级市,对这些城市2006-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变量后,发现行政腐败显著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不论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还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腐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比较显著.通过分地区的比较,本文进一步发现,腐败在东部地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这些结论,在通过工具变量控制了腐败与收入差距的内生性后仍然成立.此外,本研究发现,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除了惩治腐败,还包括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以及提高城乡固定资产投入比.  相似文献   

19.
贿赂产生的条件与贿赂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贿赂的产生是因为行贿者与受贿者之间存在一个贿赂空间,贿赂空间缩小,贿赂也会减少;贿赂空间的大小与官员的未来收入现值、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政府查处反腐败的力度等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要减少腐败,必须“三管齐下”,即提高官员的收入,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加大对腐败的查处力度,其中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则是减少腐败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腐败和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寻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本文对经济转型时期地方官员腐败和公共投资效率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综合研究,结合中国情形进行简要的实证分析,指出基于转型时期有效监管制度的缺失,腐败对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规模效率、结构效率以及产出效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也就是说,作为带有高成本特性的一种"暗税",腐败租金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区域内私人投资偏离社会期望的适度投资率,也会人为增大区域公共投资规模、扭曲区域公共投资结构,并降低区域内公共投资的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