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从我国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讨论了建筑文化与建筑创新的关系,并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建筑文化设计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利用、改造大自然创造了许多建筑建设的奇迹,但同时,也因为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而担心忡忡。本文探讨了特殊环境及时代下当代建筑文化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3.
陈华俊 《民营科技》2010,(9):247-247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自古有之,具有丰富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充分运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继承传统建筑装饰设计理念中的精华部分并将其发扬。坚定的将“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维护现代建筑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建筑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期的演化,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国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色彩,有着和道家,佛家,儒家结合的思想等,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建筑,给人是一种高耸的,科学和宗教化感觉明显,多是几何的,西方建筑更注重物.我们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历来是建筑界的重要话题,然而要使建筑现代化与民族化达到真正的融合绝非易事。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着重探讨如何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建筑文化非常丰厚,使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和创新传统建筑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创造富有民族个性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7.
张滨 《民营科技》2007,(7):139-139
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个中国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整个中国迎来一个经济、信息、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兴旺时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会提到一个新高度,相应地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质量,也必将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创造一个既具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现代室内环境,将是我们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冯渊 《民营科技》2013,(1):212-212
风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的核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且存在于同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因此,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也应该和环境相互协调。建筑风水文化充分体现在建筑的选址和整体设计中。它不仅规范了我国规范了我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同时也融入到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之中。这里通过分析风水在我国园林、道路、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中的体现,阐释了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胡玉涛 《价值工程》2014,(13):297-298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照五行(木、火、土、金、水)和方位(东、南、中、西、北)打造五色(青、赤、黄、白、黑)园林,设置五常(仁、义、礼、智、信)雕塑。以十二经脉中穴位名称命名道路,以中药来命名建筑。探索一种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形式。  相似文献   

12.
裘丽伟  陈丽 《价值工程》2011,30(9):132-132
中国人自古以来过着修身养性的生活,人们依赖自然,亲和自然。中国传统建筑主张"天人合一"。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这不仅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有明显的反映,在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古典建筑室内外空间塑造。本文仅从古建筑的空间处理和建筑的造型两个方面分析一下中国传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建筑风貌与城市特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浩  李小羽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彩插中1-4
本文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及其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天津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天津建筑风貌中存在的缺憾,如忽视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建设了一批假古董、建筑领域萌动着浮躁现象等,进而提出了要突出天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色与亮点,借鉴中外建筑艺术,创建具有21世纪天津风格,代表现代文明的天津文化品位,集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形成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城市特色.具体应做到:接轨世界建筑潮流;延续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古代、近代、现代等历史传统建筑,并提出了保护历史传统建筑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建筑突现出人本主义、整体的观念、人与自然融合的意境、重视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思想,水平高超。而今,我们在强调"建筑本土化"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对继承建筑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当代我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一种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结合现代我国社会生活需要和建筑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郑莉  魏婷 《价值工程》2012,31(18):58-59
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城市"取物比类"文化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城市的建设中,人们往往通过特定的设计或进行比附,使城市体现出某种事物形象,来表达人们对城市的良好祝愿.本文具体阐述了中国古代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庄磊  李莉萍 《价值工程》2014,(5):98-100
本文以哈尼族传统民居为例,根据其特点及价值,分析近年来民居建筑在更新换代中所产生的问题,由此提出适合当地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方法,旨在保护哈尼梯田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8.
坡地是自然地势,在城市建设中应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对坡地的建筑布局、造景设计以及坡地规划中节能、节地方法等进行探究。在保持坡地生态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坡地生态建筑及小区的规划方法,力求实现坡地住宅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9.
迟金颖 《价值工程》2012,31(13):73-74
全世界都在倡导绿色,城市建筑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而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满足了人们的物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达到了文化与建筑、科技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朱新雨  刘会丽 《价值工程》2010,29(18):137-137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使得岭南建筑和园林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同时岭南建筑也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吸收改进中。充满强劲的生命力。在建筑形式,材料,构造和装饰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着重从岭南民居的布局、空间、和建构三个方面浅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