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加快农业信息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它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将彻底改变传统农业时空变异大、可控性差、稳定性和定量化程度低的局面,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性、系统性和调控性,使农业生产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也将迈入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通过知识、信息、技术的大量注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操作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其本质是农业的科学技术化,即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农业,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迅速转变。在当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发展较为缓慢,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生产模式正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文章对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循环农业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同时认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向安全、环保、绿色的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即利于循环农业发展,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农用地土地流转,培养龙头企业发展既符合循环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农业信息化正在从科技应用、市场导向、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现农业产业信息化十分必要。一、信息化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  相似文献   

5.
<正>金融资本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如何助力农业科技企业,提升企业发展的硬核科技属性,事关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及乡村振兴的高标准实现。一、本市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瓶颈(一)发展现状根据部门公开信息及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2年底,本市从事农业产业且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企业的数量为715家。1.经营范围广泛,海外竞争力不强。目前农业科技企业主要涉及农业种养殖技术、基因育种、生物农业、农业环保、农业自动化、农业信息科技,以及农业深加工等领域。其中,涉足自动化、环保以及生物农业产业的企业较多。只有5%的企业涉及海外业务,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业大国 ,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农业信息化 ,必须从我国农业的实际出发 ,与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实现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 0 0 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建设 ,要按照确定的规划 ,落实资金 ,加快进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作为古老的传统产业 ,农业的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 ,外延广泛的概念 ,在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 ,农业信息化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 ,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包括 :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等 ) ,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态演进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基础上 ,制造出有效的信息产...  相似文献   

7.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化体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的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阶段 ,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农业信息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 ,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 ,农产品市场面临外部巨大冲击情况下 ,及时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农业信息化的经验 ,建立我国农业信息…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加强以农业为主的五大领域信息化建设。对农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对农民喜欢哪些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农业信息化的措施阐述,以引起人们对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数字农业是指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农业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堪称现代农业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信息化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白硕 《农村经济》2003,(6):57-59
当前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 ,它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 ,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 ,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深远影响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 ,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 ,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 ,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用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一、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意义(一)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是用现代信息武装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途径。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经管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农业领域,成为培养"新农人"、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而玩转这些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的,当属活跃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龙头企业。如今,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以信息化技术为"利器",将农业产业上下游各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推动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养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全球工业化以来,传统的农业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农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契机,使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更为有效。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中国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在借鉴澳大利亚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具体实际,通过建设高效完善的农业信息化组织服务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多元服务主体,探索农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农业的协作协同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的多维协同推广应用促成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信息化经营等方面的多维互动,协同创新,助推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精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它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方向,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的阶段 ,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 ,或单一的经营环节 ,或某一有限的区域 ,而是横向和纵向拓展。农业信息化不仅使发达国家农业的原有优势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而且使其原有的劣势逐步改善以至消失 ,极大地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体系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模式和目标不同 ,农业信息体系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一 )美国农业信息体系的主要特点1 .以国家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在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信息化产业与农场经济工作的对接,是我们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一、信息化产业与农场经济对接,要处理好两个关系1.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十五”计划的实施,拓宽了整个经济领域发展的空间,也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稳固的基础。如何正确理解并认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非常重要。有的同志认为,农场经济还在向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该先把农业现…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河灌区的水利信息自动化做具体的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河灌区的水利信息自动化的大致情况、灌区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的、意义和目标、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内容、对于灌区水利信息化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技术关键,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为未来西营河灌区的水利信息自动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青川县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四点问题和应用实践的成果分析,提出了统一认识与管理、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等可行的青川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业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是实现其优化的基本路径,合理布局和增加其中的信息生态位,可有效提升产业链的优化效率;(2)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有机整合是提升其价值增值的关键举措,而基于信息生态链监控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协同则成为必然选择;(3)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其优化的终极目标,从信息生态系统的高度统筹规划产业链发展是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结论]对柑橘产业链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为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优化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相应的产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提升产业竞争协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无论在宏观政策制订和微观产业指导中都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