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梧州市农村信用社近年来贷款定价情况以及贷款定价机制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信用社的调查,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管理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德富  任晴 《济南金融》2006,(11):42-44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信用社的调查,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管理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谢妍 《海南金融》2010,(5):71-73,85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利率取消了上限管理,贷款定价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肩负着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任,其贷款利率定价事关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与农村金融稳定的大局。因此,农村信用社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依据审慎、稳妥的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科学、有效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需要。本文基于对海南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调查,通过分析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海南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完善利率生成机制,是农村信用社适应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运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贷款定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农村信用社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竞争力,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农信社贷款定价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风险溢价测评能力有所提升,内部转移价格和正向激励机制日趋完善。但也存在着利率定价不够精细化、利率定价人才缺失等问题。应该从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下,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但过高的贷款利率又背离了支持"三农"的取向.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及贷款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峰 《济南金融》2006,(8):37-38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下,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但过高的贷款利率又背离了支持“三农”的取向。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及贷款定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农信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报告人通过对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莫旗、扎兰屯市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非竞争性特征明显,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具有垄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传导,且与农村经济增长水平和农户收入水平不相适应。为此,报告人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10月29日起,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0.9,2.0]扩大到[0.9,2.3],并按6个月、1年、1年至3年、3年至5年和5年以上5个期限予以区分,浮动幅度从下浮10%到上浮130%,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定价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为了切实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进行科学的利率定价,近期我们对甘谷县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3],使农村信用社有了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同时对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为了解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我们结合官渡区的情况,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一、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农村信用社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近几年人民银行大力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推动和指导工作,特别是今年人总行要求农村信用社以县(市)级联社为单位,实行贷款利率定价模板管理。而我们的调研显示,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制定上能够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利率及其浮动标准执行,但一步到位的贷款定价模板管理推行难度却较大。为此我们研究了难点所在,选好支点,指导试点农村信用社在此工作中取得关键性的突破,示范和带动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与模型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张凡凯 《福建金融》2008,(12):25-28
完善的利率定价机制是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存款利率仍然实行管制利率,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主要指的是贷款定价机制建设。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利率定价,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和定价模型,对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果、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贷款投放的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建立,对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许多瓶颈,使其不能有效地发挥市场化的“扶优限劣”作用,为此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吉运 《济南金融》2007,(9):64-65,68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是农村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落后、利率水平高不但对其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本文经调查分析认为,农村信用社完全可以在谋求自身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确定出一个农村各市场主体可接受的价格。但前提是,要慎重放开对农村信用社的利率管制,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辅导,保证利率杠杆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核心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们对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浮动、定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因此,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对于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效益、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到规模和人员限制,资金定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贷款利率始终受到国家上限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拓展信贷业务、加大支农投入的积极性,也对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依据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和所处地域贫富程度的不同设计了4种“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模型,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在贷款定价机制建设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研究与探讨,提出适合农信社的贷款定价模型和加强贷款定价的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