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随着公司的发展演变,“股东至上”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开始为人们所青睐。“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质疑;其实践常见于德国与日本的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面临着进一步演变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认为企业的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异,不应该等同对待.本文在分析全体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优越性和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发展趋势应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公用企业在经过公司制改造后,无论是财产制度还是组织结构,都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了许多.然而,由于公用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得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能简单地照搬于公用企业.从其根本的公益性属性出发,公用企业应当选择基于广泛公众利益考虑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同时为了保证治理效率,公用企业的公司治理主体应当是与企业有着最为密切的利害关系的核心利益相关者,而并非全部.  相似文献   

4.
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君宁  洪炜 《经济师》2004,(4):171-171,173
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传统的股东中心的治理模式开始受到人们的诘责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文章通过对公司所有权主体的再确定讨论了面向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问题 ,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及股权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逐步演进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则为强化这种"共同治理"模式提供了必要的监督与保障。本文从三个阶段分析我国利益相关者治理法制环境的特征,在分析国外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法制建设基础上,从法规可行性、法制健全性、机构监管力度、公司自主治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法制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东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司治理结构争论上有倾向于以保护股东利益为重点和以保护相关者共同利益为重点两种学派。两种治理观各有其优缺点,股东治理观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但利益相关者治理观代表一种趋势,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效率依然低下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行为变异,其前后则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实现利益相关共同治理,可以校正国有企业各利益相关的行为,因此,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的机会来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企业的财权不应归股东和经营者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参与到企业财务治理中。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银行参与企业财务治理,不仅能激发银行的投资热情,还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抑制内部人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债务资金的有效利用,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应用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治理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日德的内部监控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由于我国的历史国情以及利益相关者模式本身的缺陷,注重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强调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公司治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当前我国公司利益相关者最重要的三极是股东、经营者与员工,所以公司治理需要在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三者利益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发展正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大学制度因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治理应该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要实现共同和谐治理,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针对性地建立起稳固高效的治理结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及高校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理论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传统的"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越来越突出以及人力资本作用的加强和地位的上升,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越来越偏离"股东至上"的逻辑,而越来越青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并不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都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公司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利益相者利益最大化而并非股东财富最大化。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探讨,提出其相应的公司治理模式,并据此模式对现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胡玉可 《当代财经》2006,(11):126-128
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其反映在会计领域就是会计的服务对象在不断地扩大。在公司经营中利益相关者可以是相互补充的或和平共处的,但是他们也经常是不相容的或甚至是极端冲突的。而且这种冲突经常表现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其处在强势的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因此,为了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侵害,必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构建相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证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分别从股东、决策者和经营者、职工、债权人、客户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信用可以信号、抵押、担保的方式,部分消除内生性交易费用所抵消的交易创造。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与其治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406家调查样本中选取了24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信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经过改革后,受惠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措施,财务指标大幅好转,但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很不健全,不仅没有摆脱"内部人控制"的老问题,而且遇到了"大股东贷款"的新问题,资金外流、农户贷款占比较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此,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自2016年年底以来,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风靡盛行.共享单车的出现,适应了共享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有效了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问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是随着共享单车的不断发展,其问题也不断显现,针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分析共享单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构建多元治理主体的博弈关系,并提出治理的相关政策,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维安  李建标 《经济学》2004,3(2):415-424
企业信用可以信号、抵押、担保的方式,部分消除内生性交易费用所抵消的交易创造。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与其治理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406家调查样本中选取了249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信用与其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企业信用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