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比较英汉动词短语省略,既有个性,但更多的是共性。其共性突出表现在严格与松散释义歧义、局部性效应、淘汰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歧义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其它语言一样存在着歧义(ambiguity)的现象。DorisTmyers在Understanding Language一书中给歧义所下的定义是“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单位。”Fromkin等在所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中也指出“如果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可以从不止一种方式理解或翻译,那么这个词或句子便称作有歧义。”总而言之,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有两种或更多种解释。例如,mail这个词可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语境与歧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因为语境在歧义现象中具有作用截然相反的两种功能,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该文着重从六个不同的侧面对语境是如何产生歧义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说明掌握一定的语境知识不但能消除歧义,而且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给两个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障碍。本文试从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同时,有助于翻译的顺利进行,促进文化传播,实现英汉两种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体现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习语所反应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只有将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入手,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用对比的方法对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语义进行研究,探讨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道水 《企业家天地》2010,(11):131-132
异化与归化作为英汉习语翻译中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直是当今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英汉习语的互译着手,分析了两种译法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建议两种译法综合运用,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第三人称代词作为衔接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文本中的运用有所差异,这与英汉两种语言所受的不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意识到这些差异,才能使译文贴切、自然,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表现丰富的语言,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思维和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英汉谚语表达特点的共性和个性.根据这些特性,提出英汉谚语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和释译四种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10.
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里面都有着丰富的体现,而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也在这两种不同语言的习语中有着表现。文章主要从历史典故、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论述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分析习语和文化背景的关系,强调文化因素对习语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常常成为人们交流的障碍。然而,广告人常常运用蓄意歧义作为广告文本创作中一种积极的语言策略。该文从歧义和蓄意歧义的定义入手,在搜集分析大量中英文广告语篇的基础上举例说明了蓄意歧义在中英文广告文本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功能,即蓄意歧义主要是以词汇歧义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中英文广告文本中。在广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中,作为因词语意义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一种间接的表述方式,蓄意歧义以经济方便的模式吸引和保持着消费者的注意力及记忆力,协调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以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的使用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是英语广告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有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习语双关等类型。针对不同情况,广告翻译可采用直译法、分译法、套译法、侧重译法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广告宣传的公司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广告宣传能够通过提升股票流动性完善公司治理,这一结果既为广告宣传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广告宣传作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提供了实证经验。文章证实,与一般类型的公司相比,危机型公司的广告宣传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完善公司治理。因此,上市公司的广告宣传应在现有关注产品市场和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治理效应,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1872~1911年长达40年的《申报》保险广告是《申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保险业发展的状况,而且还记录了晚清社会变化发展的诸多信息,为研究近代中国保险市场、晚清报刊广告、晚清社会变迁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15.
Ninety-six adults and one hundred seventy-eight students rated five experimental television advertisements for their deceptiveness. These ratings we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ratings of four attorneys, active in the evaluation of actual advertisements at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Both students and adults did not agree with the unofficial deception ratings made by the attorneys at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lthough there was major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subject groups and the FTC, it wa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ther subjects had been literally deceived by the ads or whether true disagreement existed.  相似文献   

16.
汉语广告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广告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过程,重在传递和突出但又不能局限于原文的信息和功能。汉语广告英译有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删减法、增补法等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广告代理制这一国际通行的广告行业运作机制对发展我国广告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指出推行广告代理制是理顺我国广告业内的各种关系、规范我国的广告市场、增强我国广告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欧美经验看中国虚假药品广告的治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药品广告走近了百姓的生活。合法的广告对提高消费者药品知识水平,指导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大量非法的虚假的药品广告泛滥成灾,误导了消费者,给广大病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我国药品广告市场到了亟待治理的境地。国外许多国家在药品广告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地位的提升,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在广告全球化的浪潮下,品牌如何更好地在中国市场发展,中国品牌如何更好地立足世界,广告如何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并产生共鸣,孕育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成为广告公司和广告人在商业广告运用中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20.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were not allowed to advertise from 1922 to 1977. Even though the AICPA Code was changed in 1978, there has been continued discussion and disagreement among practitioners about whether accountants should advertise. A content analysis of 38 publications (over a six year period) from industry/trade, accounting, and general business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re advertisments appeared, timing, frequency and to whom CPAs were advertising as well as the message content, components, and objectives of the advertisements. Of 812 advertisements, 71% were from Big Eight firms. The advertisements promoting services not requiring CPA certification and were found mostly in industry/trade publications. The number of advertisements increased through the years except for 1982. Advertising by CPA firms still appears to be conservative in numbers; however,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such advertising will increas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