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6年,“穿透式”监管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被首次提出;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力争2025年底前,全国国资国企全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使企业“监管画像”更加直观准确,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提升,保障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更加有力。同时,全面感知、  相似文献   

2.
国企承担对赌回购义务是否应以国资监管审批为生效条件,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回购属性入手,对国资监管审批涉及的法律规定及司法效果进行系统梳理,对是否应将国资监管审批作为回购协议的约定生效条件深入分析,并对国企如何设置回购协议生效条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战略部署,对国资监管机构提升国有资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直以来,深圳国资国企立足经济特区,勇于先行先试,围绕国有资本功能属性,前瞻谋划改革顶层设计,把好国有资本管控的五个重点,探索创新监管运营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国有资本市场化管控水平,主要业绩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资监管改革进行了先行先试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葛能权 《企业研究》2012,(18):207-208
面对新形势,县级国资监管部门如何以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和《湖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科学营运国有资本,助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探索"大国资、大监管、大资源、大配置"的新路子,兴山县国资局从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入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百亿兴发、百亿园区"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四资"运作,释放国企活力,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发展之中,国有资本控制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国企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2007年国有资产监管法制建设紧紧围绕国资委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开拓,扎实推进.以制度创新推进国资国企体制机制创新,以法律服务把关保障国资委依法行权履责,以建立健全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推动企业依法经营、稳健发展.国有资产监管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自国资委成立以来,在探索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深化国企改革等方面推出许多新的举措,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国企效益大大提升,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关于国有企业(国家出资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的方向、路径也还存在一些争论。当前.面对经济下行进入低速调整、产能相对过剩的困境,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创新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中央企业国资监管工作。国资监管工作只有向信息化方向迈进,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资监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从关键要素、信息化建设路径等方面探讨了中央企业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以期为我国央企国资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域几点争论的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资的资产质量和国企的经营状况有了显著变化,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政府对国企的偏向性支持是"国进民退"的主要原因;国企具有双重功能属性和双重社会责任;国企的产权改革还远未到位;政企、政资不分和内部人控制影响公司治理机制效果;组建国资运营平台公司和扩大监管范围是国资监管领域的改革抓手。坚持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环境,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消除垄断,实现政企和政资分开,明确不同类型国企的功能、责任界限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领域的各界共识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曹继东 《国企》2020,(1):32-34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分析探讨,研究分析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问题。[方法/过程]采用历史和现实辩证统一分析、定性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国企总部用于平衡国企内部利益、“政企互动”破解国资监管难题、市场化选聘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反思与探讨国企国资监管;从改善国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市场化等方面研究如何用好与用活国企资本运作;从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社会化、重构营商环境新探索新模式等方面重塑与再造国企营商环境。[结果/结论]国企改革视野中的国资监管、资本运作和营商环境的结构优化、环境优化和系统优化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关键和保障,打破国企内部既得利益格局,充分市场化、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是国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成都市国资监管工作思路是:以发展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促进市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全面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使地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在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做出应有的贡献。1.推进4家重点国企做大做强。2008年重庆市国资监管工作将结合试验区建设.着力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机制.国有资本自由流动机制、抓机遇促发展工作机制、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和科学  相似文献   

11.
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提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方法探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改革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政策效应与内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能显著提升所出资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主要通过缓解国企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仅存在于地方国企和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企中。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及国资授权经营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东方企业文化》2019,(3):20-21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刘才源通讯员秦辰舜)4月4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企业创新转型赴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李强指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国企要把企业发展放在全市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切实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为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文化》2006,(1):4-4
在2005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国资监管和国企党建取得丰硕成果的喜悦中,我们迎来了2006年,也迎来了“十一五”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14.
大事记     
李荣融国资出鲁不能一刀切 本刊讯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各地国资监管机构要明确责任权利义务,坚持依法办事、规范国企改制,不能刮风出售国有资产,不能"一刀切",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国有企业改制。 李荣融强调,地方国资委要从四方面切实加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需要依靠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这样才能提升国企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国企党建工作的关系,提出了国企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监事会工作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是国企发展上新台阶、国资监管上新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监事会工作改进深化、开拓创新的时期.监事会应当牢牢把握出资人监督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不断改进和深化监事会工作为主线,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灵敏性、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和责任性,切实加大监督力度,不断提高质量效率,为促进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黄涛 《现代企业》2022,(1):109-110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增强国企的发展活力,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当前阶段正是国企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企业员工有着较高的凝聚力,从而确保国企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转型升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国企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企业中的青年员工,思想较为活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国企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在国企中的青年员工中,尤其是95后青年员工,个性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一、广西国资国企"十一五"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充分抓住广西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管好管活国有资产和做强做大企业,全区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努力发挥国有经济在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做大做强地方优势及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迅速发展,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在公共管理领域进行应用探索,有效改善了政府工作效率,提高了政府工作的精准性。根据政府"十四五"规划,中国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因此,以"数字化建设"赋能深化改革背景下国资国企"有效监管"就成为一条可尝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文件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力争今年在构建国资监管体制、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在建立国资监管体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国资监管新体制。自上而下、规范有序地抓紧组建省、市两级国资监管机构。继续推进有色金属集团和医药总公司规范授权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