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工业体系主要是在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从一五计划起,国家开始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建立工业体系.投资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西藏、昌都等地,主要项目为基础设施投资及工业.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加强了对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的建设,特别是四川、贵州、云南成为投资最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不理想。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企业结成技术联盟,可促进科技与经济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合理流动,有助于解决其科技资源存量与开发力度不够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开展技术联盟的可行性和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中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在中国的西部。西部和东部的差距 ,西部的发展战略必须考虑民族因素 :一方面是动员这地区少数民族参与这地区的开发事业 ,另一方面要通过这地区的经济开发使这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成为现代民族。这个观点在过去实际上常被忽视了。不少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大型国营企业根本没有考虑到当地和少数民族的联系 ,甚至眼中只有这地方的资源 ,而忘记了还有生活在这地方的人。怎样才能把西部少数民族吸收进开发西部的事业里来。我在甘肃临夏调查时得到启发 ,主要是在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的发展必须抓住它们的特点作为起点…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性、协调性、补偿性和自主性特点决定了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也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和复杂的过程.中国当前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南京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也是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共有回、满、壮、京、藏、维吾尔族等51个少数民族,人口约8.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4%,其中回族是南京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占全市少数民族总数的90%以上。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重视少数民族工作,主要领  相似文献   

6.
加强少数民族工作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宁波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提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田恒桥 《特区经济》2009,(9):151-154
鄂西自治州是湖北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这里兴起并正式纳入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11项之多。本文将在分析恩施体育旅游市场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自身的特点,优势等方面,对恩施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进行研究,旨在发展恩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培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打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界民族以及跨界民族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中俄两国毗邻,拥有共同的边界线长达4300多公里。中俄两国拥有多个跨界居住的民族,俄罗斯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按照中国少数民族定义,上述民族均为少数民族,跨中俄两国国境而居。中俄两国国家性质和民族政策决定少数民族的语言策略及其地位不同,对中俄两国少数民族的界定、发展的研究,归纳出两国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近80%的人口聚住在西部。在全国已建立的154个民族自治地方中,西部地区有115个,西部90%以上的面积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及民族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开发这些资源,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是行不通的,因此有效开发、利用西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现状,论述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意义,认为边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边疆少数民族从自然民族向政治民族转变的必然要求,对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个人等三个的维度之间存在的契合点,意在园地制宜,将二者相结合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立校内外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基地等途径,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多种形式,丰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三板市场"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入市难问题,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创立中小企业的热潮.但少数民族地区新三板企业的构成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与中国目前整体二三一产业占比不符;少数民族地区新三板企业增长趋势放缓,资金利用趋于合理,虽整体融资效率较低,但效率均值有向好趋势;企业规模与其经营管理水平、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匹配程度逐年提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对"精选层"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少数民族地区新挂牌的中小企业数量骤减.少数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应针对疫情背景下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阶段进一步改进企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创业型经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力的趋势下,以广西天等县农民创业者为研究样本,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在较为全面地梳理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创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创业方式的探索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实现路径,为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群体的主体发展能力和科学选择脱贫致富方式提供新的思维视域。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的本质是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非遗扶贫可以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长期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系统、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非遗扶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为发展资源,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激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生传承动力。2013年,贵州省启动了"锦绣计划",助力全省妇女脱贫致富、创业就业。截至2018年,贵州省"锦绣计划"已经实施了5年,帮助全省妇女发挥手工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锦绣计划"成为贵州省传承民族文化的民心工程,贵州省独特的指尖技艺逐渐成为新的指尖经济。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同胞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有促进作用。但对于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现状来看,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同胞为传承自身文化对义务教育有所抵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在传承中受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统一汉语的挑战。所以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要从生存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向发展型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观转变,从同质化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向多元文化一体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17.
员工是企业之本,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决定企业是否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少数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企业文化的特点和问题,探寻提升其员工组织忠诚度的对策,以打造少数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我国地方公共图书馆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因其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又有着其他公共图书馆不可具备的特殊作用.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疆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而文化的发展将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依据和条件;为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何蓉 《理论观察》2013,(11):80-82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但在全国贫困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且有集中的趋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已经成为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主要区域,也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的贫困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自然环境、国家政策对农户贫困有重要影响.因此,减贫工作也必须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