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延平作为闽北山区南平市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发展区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科学地调整延平区三次产业结构,对加速当地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后劲,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着眼全球、全国、全省的变化趋势,又要联系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延平的“绿色”优势明显,在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中,充分发挥“绿色”优势,是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的问题。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产业结构调整 ,意味着经济资源在产业和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 ,实现产业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系列障碍 ,这些障碍既包括国内、国际因素 ,又包括政策性、体制性问题。1.产业结构失衡。中国几十年计划经济与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 ,目前我国存量资产规模很大 ,仅 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 5 .1万亿元 ,其中约5 0 %分布于亏损企业 ,呆滞和流失状况十分严重 ,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 ,基础产业发展滞…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贯穿我省经济发展的主线,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我省的产业结构状况如何呢?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调整,青海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处于从初见成效到明显见成效的跨越过程。但是,在一些方面仍有明显欠缺,表现为第三产业中非产出性行业所占比重过高,最突出的是第二产业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4.
银行信贷资金的运用效果与信贷结构是否合理有直接关系,而信贷资金的投向和规模又基本上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合理的信贷结构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合理的信贷结构则使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经济的波动。我国的经济,经过10年的改革,已有长足的进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产业结构扭曲,经济效益下滑,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鉴于上述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因果关系,从调整信贷资金的分配入手,来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低迷,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开始凸现,而最为显著的则是由于收入分配失衡引发的居民消费不振,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平,也给刺激内需政策带来了极大的隐忧。本文认为收入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技术进步方式的选择,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6.
富民强市的基础是发展经济。锦州,作为辽西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应该更快一些,科技水平更高一些。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制约,锦州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效益上,都与其所处位置不尽适应。近二年来,全市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成效,但纵观其调整内涵和动作,说明这种调整还不是战略性的调整,而是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当然是对的,但是终究它是着眼于较近期的经济起飞的初步措施,还不是锦州产业结构历史性的转换。要真正实现富民强市,必须对锦州经济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必须彻底调整产业结构,也就是必须对一、二、三产业进行一次全局性、结构性和长远性调整,以使锦州经济在90年代末能实现战略性的转变,到下个世纪,进入一个新的高科技发展的新时期。锦州正处在这个历史“机遇”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信息产业是福建省的重点支柱产业,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福建省信息产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多个新兴产业取得突破.但存在着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根源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产业发展环境不佳等,这也制约了福建省的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了福建省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实证分析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不仅造成了我国不合理的产业间比例,也导致了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要重新调整投资率、努力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以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并在资源约束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协调与否,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合理转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运用结构偏离度与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宁波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总体趋向合理,但是两者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演进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10.
柳江  宋妮 《开发研究》2024,(2):42-55
新发展阶段下,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后劲,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加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的流通,利用数字经济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用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且该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在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弱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促进作用也更加突出。基于以上结论,从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强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交互融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5,(10):27-28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历来是政府每一次五年规划中讲得最多的问题,近几年中央的文件中也都很常见。中央的文件讲是那样讲,政府也出台了不少好政策来促使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比如说,现代经济增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土耳其、印度的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都超过或接近GDP的50%,但中国到目前为止,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仍在30%左右徘徊,问题所在,就是中国的产业结构严重的失衡。  相似文献   

12.
韦倩  魏光强 《山东经济》2011,(4):122-128
山东省在“十一五”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经济结构不平衡程度加重,战略性调整依然进步不明显;产业结构路径依赖现象明显,优化升级进展缓慢;收入不平衡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民生问题虽然受到重视,但未能改变高增长、低比重的局面;节能减排虽取得重要进展,但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差距甚远;社会发展面临瓶颈制约,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速逐渐放缓。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计划在提振经济、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如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依靠稳定物价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信贷结构,在保证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14.
罗毅 《辽宁经济》2010,(6):38-3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但同时在实行经济赶超、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间结构失衡,产业内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瓶颈。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增长方式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巳使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人口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对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帅  段叶青 《中国经贸》2010,(18):46-47
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十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传统经济模式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失衡、资源环境被破坏等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例,提出了新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对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可行性作出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看,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既有合理的时期也有严重不合理的时期。而这与财政的关系密切相关。产业基础不稳、结构失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财政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入世”与我国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发达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层次仍相对偏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国际经济利益的维护。入世将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却将对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也就是说,短期内“入世”将在我国形成一种“反产业结构升级”趋势,使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变得更加艰巨。为此,我国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进行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两方面的作用,推动并保障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1996~2009年40个国家/地区35个细分行业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首先,以典型国家、行业为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扭曲了经济失衡程度,但对经济失衡方向无实质影响;中国经济失衡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中低端制造业贡献最大,中高端制造业的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商业服务业有助于缓解经济失衡。其次,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世界经济失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效应在发达国家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对商业服务业和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大于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影响程度随着技术含量上升而增加。故世界经济失衡具有持续性,世界经济再平衡路径不是改变现有的全球分工模式,而是调整分工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和避免"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各地的各类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剩现象"。就本质而言,这是一种结构性经济过剩现象,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缺乏合理的协调和优化,地区及城乡之间差别所导致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农村与落后地区购买力不能跟上而引起的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