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资源型县域新农村建设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等基本理论,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的角度分析资源型县域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城镇化滞后和新农村建设偏离城镇化方向是影响资源型县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应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快速推进城镇化是资源型县域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动力及阻力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深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认真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存在的阻力,对于在实践中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该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阻力,并初步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的税收政策取向问题的研究是当前税收政策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重要工具的税收,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首先论述要发挥税收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然后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开征新农村建设税和相关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税收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事关现代化建设大局,必须注重创新理念。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根本。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依托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基本原则以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合萝岗区实际,寻求新农村建设与萝岗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可忽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新农村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策略,以及新农村建设所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用唯物辩证思维分析和指导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我们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理性思考,减少新农村建设的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费凡 《经济纵横》2006,(11):10-11
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意味着可忽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陈彦 《城市建设》2010,(5):31-31
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宿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为例,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概述,简述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宿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为例,通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意义概述,简述科学发展现下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蒋琼 《经济师》2009,(7):229-230
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合适的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托达罗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对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平衡发展理论指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方向。工业反哺农业理论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完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综合体是在总结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根据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试点情况,提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路与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山东曲阜“万人村”社区为考察对象,分别从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政府方面和客体农民方面入手,在深入“万人村”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方面所做的贡献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看法,助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忽视农村中的宗族势力的影响,宗族势力对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力量,不良的宗族势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破坏力量,必须要积极引导农村的宗族势力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道路,诠释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化模式是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良性发展的主要研究论题之一。本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揭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动力和分类,以期对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示范指明方向。通过研究得出: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对基本思路、重点选择、主要路径及做法等的概括,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自外援驱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根据动力来源的性质,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外源拉动主导型、内源推动主导型和均衡推动发展型三大类;在体现"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集成农业工程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载体建设将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重点与核心。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决择是历史的必然。要使新农村建设取得预期的成效就必须一以贯之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了思考,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在五个方面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就能得了成效。阐述了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产业,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源动力,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速度,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本配置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文丽 《经济问题》2007,(12):95-97
乡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他们的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状况和需求.调查显示,乡村干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有信心的,这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基于这种判断和对新农村建设话语的分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值得注意的五个  相似文献   

20.
当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将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